“楊浦區真的送了我 200 平的房!”G 僧東這句話一出口,全網都炸了 —— 不是真送房本那種,而是免租金給了 200 平辦公室!這位靠滬語視頻圈粉 500 萬的網紅,最近搬入楊浦 “V 聚場” 新據點,從以前擠在小隔間里拍視頻,到現在擁有能跑開的大空間,這波福利看得其他博主眼饞。
事情得從上海剛出的 “滬九條” 說起。7 月 15 號,上海突然放大招,說要在楊浦、黃浦搞互聯網內容創作集聚區,簡單說就是給網紅博主和創作公司送福利:免房租、給補貼、開放拍攝場景,恨不得把創作者捧在手心里。楊浦更實在,緊跟著就出了具體政策,在創智天地弄了棟 “V 聚場”,專門給大 V 們當根據地。
G 僧東算是第一個吃螃蟹的。這位被稱為 “野生上海文化大使” 的博主,以前就靠一人分飾多角拍滬語視頻火的,《上海男人刻板印象》《16 區擬人》這些作品,把上海人的小精明和小溫柔拍得活靈活現。以前他的工作室就幾平米,拍街采欄目《好叫好伐》時,設備都得堆在墻角,現在 200 平的辦公室,能專門隔出化妝間、錄音棚,甚至能擺下街采時用的道具車。
“首年免租,第二年減 75%,第三年減 50%,”G 僧東算過一筆賬,光房租一年就能省幾十萬,再加上稅收優惠,等于白嫖辦公室還能賺補貼。有網友酸了:“這哪是支持創作,這是給網紅發錢啊!” 但也有人說:“人家粉絲 500 萬,能帶動上海文化傳播,這點福利算啥?”
其實這 “V 聚場” 里藏著不少小心思。6 號樓整棟樓都重新裝修過,走廊里掛著上海老弄堂的照片,電梯里還貼著滬語俚語,連茶水間的杯子都印著 “好叫好伐”。除了 G 僧東,還有做科技測評的、拍美食的博主也搬進來了,有人開玩笑:“以后拍視頻缺演員,直接敲隔壁門借人就行。”
G 僧東最開心的是空間大了能 “瞎折騰”。以前拍視頻想搭個老上海弄堂場景,得去郊區租棚,現在辦公室角落就能搭;以前團隊就 3 個人,現在能擴招到 10 人,還能孵化新欄目。他說:“以前想做訪談節目,沒地方請嘉賓,現在有專門的訪談區,下周就要請滬上阿姨來聊天。”
網友們吵翻了天。有人覺得上海這招太高明:“留住網紅就是留住流量,這些博主拍的視頻,比旅游局發的宣傳片管用多了。” 也有人擔心:“會不會引來混子?畢竟不是所有博主都像 G 僧東真有內容。” 但楊浦這邊早有準備,想入駐得先審內容,粉絲量、作品質量、社會影響都得過關,不是誰來都給房。
說起來,G 僧東這 500 萬粉絲可不是白來的。他拍的視頻里,有上海人排隊買生煎的執著,有弄堂里爺叔下棋的悠閑,還有年輕人在咖啡館創業的拼勁,這些細節讓外地人更懂上海,也讓上海人更愛家鄉。現在有了好政策支持,說不定能拍出更有分量的作品,比如有人建議他拍《上海百年變遷》,用新辦公室的綠幕技術還原老場景,想想就帶勁。
就像 G 僧東在新辦公室拍的第一條視頻里說的:“以前覺得做內容是瞎玩,現在政府給撐腰,突然覺得這是份正經事業了。” 希望這波福利能讓更多創作者沉下心來搞內容,畢竟觀眾想看的不是花里胡哨的套路,而是能打動人的真東西 —— 這大概就是 “滬九條” 最想看到的結果吧。
【免責聲明]文章案例過程、圖片都來源于網絡,無低俗等不良引導。如涉及案件版權或者人物侵權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我們將刪除內容!特別說明,本文不存在捏造事實。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