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淀實驗小學門口,三輪車接娃堵成“貪吃蛇”快一年了。去年九月“老頭樂”禁行后,校門口畫風全變了。三輪車占半車道,電動車焊鐵架載兩娃,比以前更堵。
有大爺的車斗改成小城堡,娃啃煎餅,保溫桶塞后座。奶奶踩著滑板車拖推車,差點被自行車刮著。外賣員撞了三輪,問:“您這車哪來的?
”老人說試過買合規車,車管所說每月限上牌,去晚了等下月。六十歲考D照要過單邊橋、繞樁,大爺練三次才及格。
微型電動車合法,可拿駕照得重學,題目比高中考試還難。海淀駕校教練直嘆氣,練車場成了老年活動中心。
早高峰八輛三輪車并排,公交車堵一整條街,司機直罵娘。
有人拍視頻發網上,標題“貪吃蛇堵路”,評論說比老頭樂還嚇人。第二天還是老樣子,三輪車時速不到十五,轎車跟著慢慢挪。
交規說七十歲以下能考電動三輪駕照,可考試得排隊三個月。帶棚合規車貴五千塊,豐臺區社區團購三十名額,兩小時搶光。
沒搶到的老頭推買菜車接孫女,說車輕還能鍛煉身體。滿大街都是改裝車,二手自行車加木板當座椅,農用三輪包彩燈。
退休教師用共享單車零件組裝兒童車,微信群教人改。下雨天最揪心,家長沒帶傘,娃淋成落湯雞,老人渾身濕透還笑。學校說申請校車補貼,可批文還沒下來。
居委會組織志愿者,年輕人白天上班,沒人能常駐。
老師提議錯峰放學,可各班時間本來就不統一。物業想建車棚擋雨,審批要倆月,還得交場地費。前兩天路過,有奶奶蹬三輪摔倒,膝蓋蹭出血還說“沒事”。
兒媳婦電話里急哭,說老公在國外趕不回來。老人擦淚扶起車,載著孫子往家走,轱轆咯吱響混著喇叭聲。樹蔭下擺著涼茶攤,老板說從去年開始生意翻倍。
家長等娃時買水,順便聊接娃難處。有爺爺折舊報紙當小板凳分人,說自己小時候走二十里山路。
現在這么近的路,倒走不成了。天氣預報說這周要降溫,老人們穿薄棉衣等娃,手里攥著保溫桶。有車主自發組接送隊,排成一列往前挪,像開火車似的。
保安舉喇叭喊“往右靠”,聲音被嘈雜的馬路吞沒了。晚上路過,路燈下還能看見三輪車影子。
車斗里裝著飯盒、書包,車輪印交錯,地上畫道歪扭的線。管好了“老頭樂”,接娃路咋更難走了?
是禁行太急,還是替代方案沒跟上?
您家附近學校門口有類似情況嗎?
歡迎留言說說。文中具體場景為情景化描述,實際情況以相關部門公布為準。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