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不少個舊人翻天氣軟件,越看越迷糊。
手機里十五天預報列得整齊——每日中雨轉小雨,像復制粘貼出來的。
換個軟件再查,有的標小雨轉晴,有的寫暴雨預警。元帥林后天溫度,上午標29℃,下午變24℃。隔壁華南植物園更離譜,同一天倆平臺溫差能差8℃。
上周有人按晴天搭帳篷露營,半道暴雨沖得帳篷直跑。圖們網友更憋屈,手機彈出高溫紅警時,窗外正飄雨絲。
個舊7月21日預報,有說中雨,有標陰轉小雨。
相距不到二百公里的倆地兒,一個微風,一個掛大風黃警。老百姓出門就想知道帶不帶傘,現在得先當數據分析師。
有網友總結新招兒:查三個APP,取中間值當參考。可這招兒準嗎?前兒個圖們朋友試了,還是淋了半道兒。
氣象部門數據咋就擰不成一股繩?成了大伙兒心里的問號。
十五天預報像“開盲盒”,上周說本周晴,今兒改每日雨。個舊賈沙鄉王大爺直嘆氣:“種地看天吃飯,這預報比老天爺還難猜。”圖們李姐的周末計劃,因三個APP三個說法,改了三回。
華南植物園游客更尷尬,帶厚外套去的,見別人穿短袖直犯傻。信息打架比不準更麻煩,讓人連準備方向都摸不著。
天氣預報不是數學題,可老百姓要的,不過是個準頭。
哪怕數據有誤差,至少別讓不同平臺“各說各話”。想知道后續會不會統一標準?
點關注不迷路。本文數據來自公開平臺,具體以官方最新為準。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