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慶后作為娃哈哈集團的創始人,其商業成就與家族故事一直備受關注。然而,鮮為人知的是,他的弟弟宗澤后曾在商業領域引發爭議,尤其是涉及娃哈哈明星產品AD鈣奶的“抄襲”風波。這一事件不僅折射出中國家族企業發展的復雜生態,也引發了關于知識產權保護與商業倫理的深層思考。
1996年,娃哈哈推出的AD鈣奶迅速成為國民飲品,其“酸酸甜甜”的口感和“營養快線”的定位填補了兒童乳飲料市場空白。據公開資料顯示,該產品年銷售額曾突破百億元,成為娃哈哈的“現金奶牛”。正是在這一背景下,宗澤后于2000年代初創立“領航食品”,推出名為“A鈣奶”的類似產品,包裝設計采用與AD鈣奶相似的藍白配色,瓶型輪廓近乎一致,廣告語“每天一瓶,快樂成長”也與原版高度雷同。當時媒體報道顯示,娃哈哈內部人士曾私下表示“無奈”,但未采取法律行動。
多位接近娃哈哈的業內人士透露,宗澤后早年曾參與娃哈哈部分區域銷售業務,后因經營理念差異選擇自立門戶。百度百家號相關文章指出,他在2015年某次訪談中辯稱:“乳飲料配方本就有共性,我們改良了維生素添加比例。”但食品工業協會專家對此回應,同類產品競爭雖普遍,但“從商標到包裝的全面模仿已涉嫌不正當競爭”。值得注意的是,宗慶后始終未公開評論此事,僅在一次股東會議上表示“希望行業良性發展”。這種沉默被解讀為傳統家族觀念下的妥協——在宗族文化深厚的浙江商幫中,兄弟鬩墻往往被視為禁忌。
該事件暴露出早期中國快消品行業的知識產權短板。澎湃新聞曾援引法律界觀點指出,2000年代初相關法規對“包裝裝潢權”界定模糊,維權成本極高。類似案例如“康帥傅”“粵利粵”等山寨產品泛濫,反映出市場擴張期法律銜接的滯后性。一位不愿具名的飲料經銷商透露:“當時縣級市場幾乎分不清A鈣奶和AD鈣奶的區別,部分鄉鎮甚至出現后者被前者擠出貨架的情況。”這種亂象直到2015年新《反不正當競爭法》實施后才逐步改善。
宗澤后的選擇引發了對“模仿創新”尺度的討論。財經評論人曾指出,日本養樂多與韓國延世牛奶等國際品牌同樣經歷模仿階段,但會通過核心技術差異化突圍。而領航食品的A鈣奶始終未能突破“山寨”標簽,最終在2018年左右淡出主流渠道。浙江大學家族企業研究中心報告認為,中國家族企業二代創業者常陷入“借勢家族資源”與“建立獨立商業信譽”的矛盾,宗澤后案例正是這種困境的縮影。
隨著消費升級,如今飲料行業已從包裝模仿轉向配方、營銷等深層競爭。娃哈哈近年推出低糖版AD鈣奶、聯名盲盒等創新舉措,而宗澤后轉向礦泉水領域,其新產品明確標注“獨立運營,與娃哈哈無關聯”。這似乎標志著一種和解——既保持商業距離,又維系家族紐帶。中國食品產業分析師朱丹蓬評論:“早期市場的草莽時代結束,現在任何企業都要在合規框架下尋找差異化生存空間。”
回望這場風波,它既是特定歷史階段的產物,也折射出中國民營企業成長中的典型命題:當血緣親情遭遇商業理性,當市場機遇碰撞法律底線,企業家如何平衡短期利益與長遠品牌價值?答案或許如AD鈣奶那經典的廣告語所言——真正的“成長”,需要消化吸收的不僅是營養,還有對規則的敬畏。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