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去年就有這個感覺。
《脫口秀和TA的朋友們》對女演員其實并不太友好。
雖然她們的話題聊得很開,很辛辣,很豐富,很有趣,但很難拿不到高分。
這一季第一階段好像還好一些,但進入第二階段,這個問題就更明顯了。
尤其是當她們遇上一些《脫友》老油條的時候,比如王大刀VS徐志勝
也不知道是觀眾的問題,還是節(jié)目組的問題。
李夢杰,從幾年前遇到的司機,講回到去年參加節(jié)目沒有取得成績的自己。
如果只有前半段,那么整個都很無聊,有后半段會讓這個段子完整一點。
但整體來說不夠怪,也不夠有趣,尤其不太喜歡要燈的行為。
這段表演給三燈實在太多了。脫友的一盞燈是10票,笑友團成員給燈應(yīng)該更理性一些,而不是給同情票。
邱月,講自己的超女往事,雖然挺生動的,但不如第一期講滑雪有趣,基本上沒咋笑出來,最后的低收得還可以。
雖然都不太好笑,但邱月這段確實比李夢杰的那段完整一些。
孟川,沒有第一場那么頂,但依然保持了水準。
他主要講了兩段受騙上當?shù)慕?jīng)歷,第一段是兵馬俑,說到住兵馬俑主題酒店的時候,想起當年的五哈,頓時很有畫面感。
第二段是自己游戲拍裝備被騙,報警找回的故事,有幾個不錯的笑點。
個人比較喜歡的是兩個點,一是因為回小區(qū)的時間以及妝發(fā)問題被保安認為是在從事特殊職業(yè),并在他被騙報警,跟警察一起去錄口供的時候,保安說:終于落網(wǎng)了。
二是,最后cue了一下“黑暗森林法則”,表示自己愿意為反詐“打窩”,角度有了,價值也上去了。
Echo,這一場不再講原生家庭,但風格依舊很猛。
一半的內(nèi)容在講大哥們在公共場合褲子太低,露出不該露出的部位。
另一半在講女性月經(jīng)的困擾。雖然今年的脫口秀舞臺上,這個話題的濃度似乎有點超標,但Echo的表達之生猛也算是獨樹一幟的。有些包袱給得也非常“神經(jīng)”,比如說女性花在月經(jīng)上的錢很多,其中包括買洗衣液,“肯定很多男生會問,洗衣液是拿來干嘛的?那是我們痛經(jīng)的時候喝的,所以月經(jīng)才是藍色的。”
這句話差點讓正在喝水的魯豫笑噴出來。
感覺也是熟悉這個舞臺了,Echo這一場的表演也很豐富,比之前更放得開。
但可能部分觀眾對這樣的話題還是有點不適應(yīng),只拿到了245票,這還是在4燈的前提下。
王大刀,依然是很無厘頭的表演方式,但我個人覺得這一場的內(nèi)容比上一場好。
她一整段都只講了一個故事,那就是19歲那年,她曾經(jīng)遇到一個變態(tài)老頭,騎著自行車圍繞著她轉(zhuǎn)圈,并說:看看。
當時的她很害怕,除了“啊”什么也說不出來。
如今29歲的她設(shè)想,如果現(xiàn)在的自己回到19歲,會如何應(yīng)對當時的情景。
其實能看出來,這段經(jīng)歷的影響一直沒有散去,但王大刀用了有點“神經(jīng)”的方式表演出來,并沒有讓觀眾覺得沉重或者負擔。
而她想要表達的,也都表達了,挺好的。
個人比較喜歡兩段,一段是她假設(shè)自己回到19歲,遇到這位老頭,她會沖他開槍,圍著他跳舞,然后對他說:The show must go on。
另一段是朋友對她說,十年過去了,老頭應(yīng)該已經(jīng)死了。“我想我會去到他的墳頭看看他,在他的墳頭,我旋轉(zhuǎn)跳躍,他閉著眼。我會長久地凝視他的墳頭,問他:還看嗎?”
喜歡這段除了文本和表演都很好之外,其實可能也是因為每位遇到過類似情況的女孩,即使已經(jīng)不怎么在意這件事,甚至很多時候未必能想起經(jīng)歷過這樣的事,但一旦想起來,不管多少年過去,依然會覺得很惡心。
你永遠沒有辦法解決這件事或者那個人,也只能用類似王大刀說脫口秀一樣,給予自己一些情緒上的安撫。
徐志勝,脫口秀演員回家過年的故事已經(jīng)聽太多了。
無非就是被全村人圍觀,攀關(guān)系之類的段子,沒有什么新鮮的。
段子無趣,聽著本來就累,他還扯著嗓子喊,就更累了。
這還能拿到3燈,太溺愛了吧。
真心不理解王大刀拿什么輸給徐志勝。
小塊,中年男人長鼻毛的故事,雖然生動,對中年自信男的刻畫也很鮮活,但還是笑不出來。
最不喜歡的是他甚至試圖“綁架”女觀眾給他投票,如果我在現(xiàn)場,肯定不投。
最后的票數(shù)也能說明問題,只不過,他幸運地選了一個更弱的。
韓大狗,他的選題其實不差,從各種噱頭的減肥零食,到男性護膚品,算是比較貼近生活的,而且,很多坑不論男女都踩過。
但文本太一般了,沒有什么新鮮的笑點和包袱。
孫書恒,妙人,對生活的觀察很細致,也有自己獨到的出梗方式。
比如,說中年人油膩,是因為代謝不掉。
他圍繞著年齡焦慮講了許多自己面臨的問題,其實,有些問題沒有年齡焦慮的人也會遇到,所以大家都能共情。
比如,不會開后備箱和車門可太真實了,有些車沒坐過真不知道怎么開。
更秒的是,他從這個現(xiàn)象總結(jié)出:“科技進步是不是就是劃拳啊?”并且用感應(yīng)水龍頭來作為印證,太形象了。
聽到這里的時候,已經(jīng)覺得很絕了,沒想到后面的包袱越來越“邪”,比如說到電動車比較容易暈車,你以為他要說點什么原因?他給你一句:因為你年紀到了。
好吧,又回到年齡焦慮上來了。
其實第一期對孫書恒的印象就不錯,但當時覺得還差了一口氣,這一場的感覺就對了。
張駿,主題是美食,核心的點是,但凡好吃的東西都會傳播出去,西湖醋魚疑似唯一“受害者”。
整段表演還是不錯的,有很多小包袱,也有很多有趣的點。
比如把“瀕危美食”和“旺鋪招租”放一起,荒謬感加倍;說英國殖民是為了吃點好的,也很荒誕。
最后,他把點落到自己身上,說自己是那種不“炸”的演員,承接得還挺自然的。
雖然張駿的段子叨姐不是每一段都喜歡,但他說自己要做“反炸”脫口秀的態(tài)度還是蠻欣賞的。
就像他說的,這個舞臺可以營養(yǎng)均衡一點,都是“炸”的,確實也會審美疲勞。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wù)。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