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幕的燈光照亮樂池,交響樂團奏出最后一個音符。滿山遍野的百合花迎風搖曳,從舞臺深處開過來,連綴起1958年的文學稿紙與2025年的芭蕾新作。這一夜,王安憶坐在觀眾席凝視母親筆下的《百合花》綻放于新時代舞臺,這座城的文脈傳承從未如此生動、具象。
67年前,茹志鵑發表短篇小說《百合花》,寫下戰爭硝煙里的人性微光。沒有宏大的戰爭場面,只有小通訊員衣肩的破洞、新媳婦珍藏的婚被、包扎所里沉默的縫補。質樸的風格成為革命敘事中一朵清新的小花。
3年前,王安憶接過母親的文學薪火,動筆將小說改編為芭蕾舞劇劇本,一場文壇接力就此展開。
2025年,茹志鵑誕辰百年之際,《百合花》迎來盛大首演,上海芭蕾舞團的95后、00后舞者,串起了母女兩代作家的精神對話——
“記憶的篩子啊!把大東西漏了,小東西卻剩下了。”茹志鵑寫道。“這年輕的、單純的感情,很美好。”王安憶說。
當足尖鞋劃過戰爭與和平的雙重時空,讓我們致敬青春,致敬生命。
愿這百合的芬芳永遠清冽如初。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