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日傍晚,落日熔金,山西忻州古城城樓如剪影般佇立,與暮色深沉交融。晚風徐來,攜著雨后山間的清爽,拂去了白日里令人難耐的暑熱。華燈初上,古城自酣睡中蘇醒,漸漸喧鬧起來。
沿著古城石板路緩步前行,古城內街道上人頭攢動。行至泰山廟巷口,李金平的“鹵豬蹄”店前早已排起長龍。“老板,我要10個,多幫我套幾個袋子!”“給我來兩個,拿兩副手套,一會兒路上吃?!鳖櫩蜖幭瓤趾?,生怕買不到這古城的“明星產品”。
“鹵豬蹄40元一斤,回頭客特別多,有自己吃的,也有買來送人的?!崩罱鹌矫χ泻纛櫩汀_@家僅有幾十平方米的小店,只有1個外售檔口7名員工,去年銷售額達到1400多萬元,是附近收入最高的店鋪之一。按照古城運營公司“一店一品”的定位,這家店只做鹵豬蹄一種產品,頗受顧客認可。
走進泰山廟巷內,路兩旁各色攤點遍布:油糕在油鍋里滋滋作響,澄黃透亮,散發著誘人的甜香;刀削面攤前,師傅手中面團翻飛,薄薄面片如魚躍般飛入滾水鍋中,令人目不暇接。氣味蒸騰,油脂香、醋香、面食甜香攪拌在一起。游客們摩肩接踵,花襯衫、白汗衫與各色裙裾交織流動,笑語聲、吆喝聲、鍋碗瓢盆碰擊聲,匯成一片喧騰聲浪。
“42號,42號顧客在不在?”“七盔八碗”店老板王國棟一邊忙著叫號,一邊給顧客安排座位。在忻州,招待客人離不開“七盔八碗”?!拔覀儺數厮渍Z也叫‘七碟子八碗’,指的是七種涼菜與八種熱菜。全部用粗瓷大碗上席,表示主人的誠意和對貴客的尊敬。”作為土生土長的忻州人,王國棟年輕時在外打拼,承包了多家飯店后廚,心里卻一直惦記著這口美食。機緣巧合下,他決定回家鄉創業,把這口老味道傳下去。
忻州古城第一家網紅店——“蕎面河撈”店的老板王惠云也是忻州人,家就在古城里。她店里的蕎面河撈多年來只做一種口味,10元一碗的價格從未調整過?!笆w面河撈是忻州的特色面食,我們店里仍然保留了傳統的制作方法,顧客們都特別喜歡吃。”王惠云說,開店5年多來,收入連年增長,去年店里的營業額超過300萬元,“這幾年游客越來越多,今年我們還計劃新開一家小民宿,目前正在抓緊裝修”。
行至轉角處,泰山廟飛檐翹起,于廟前的泰山廟茶樓小坐,品一杯熱茶,嘮一會兒家常。抬眼望去,喝茶的、打牌的、采耳的、靜坐休息的,熱鬧極了?!拔覀冞@里的茶,便宜的3元一杯,免費續水,也有精品的好茶葉,隨客人選擇。什么都不點也可以坐在這里休息?!碧┥綇R茶樓負責人索超華說,來這里的有附近居民,也有外地游客?!皰甓嗌馘X算多呢?錢要慢慢掙,還要大家一起掙,這是我們古城商家共同的價值觀?!彼鞒A說。
在忻州古城,不僅有特色美食,還有非遺手作、民俗演藝等?!肮懦抢锩朗池S富,價格和外邊店鋪差不多,還可以換裝旅拍,這次專門帶女兒來體驗一下?!奔易√挠慰屠钛喑空f,平時沒事就喜歡開車來古城游玩,1個小時左右的車程十分輕松。
文集九原、雅出秀容。忻州古城不僅是歷史文化底蘊深厚的“城市會客廳”,更是尋常老百姓休閑放松的“國家級夜間文化和旅游消費集聚區”?!盁o論是本地居民還是外來游客,都可以在這里感受到濃濃的煙火氣與人情味。”忻州古城運營公司市場招商運營部經理王建文說,古城每家商戶所需的原料,均來自古城的自產自制自購,他們要打造的不是景區,而是一條城市的消費街道。
夜色籠罩,濃釅如墨,人聲鼎沸,光影流麗。光暈之下,古城的每一塊磚石仿佛都已微醺,濃濃煙火氣緩緩升騰。(作者:姚亞寧 來源:經濟日報)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