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奶茶與新中式茶飲日漸風靡。以道地食材、藥材以及特色美食小吃為元素的茶飲系列,為茶飲行業增添了一抹亮色。而地方傳統飲食特色與新茶飲的結合、創新,不僅讓奶茶喝出了全新的滋味,也讓平凡特色小吃以及食材、藥材的健康價值再度出圈,成為老少皆宜的新寵。
“一杯甜醅子奶茶,三分糖;一杯薄荷黃瓜漿水……”在甘肅蘭州1929文創廣場放哈旗艦店,店長王聰正在為顧客點餐。“甜醅子奶茶一直是爆款產品,夏天漿水系列也很受歡迎。”王聰說。
在放哈的茶單上,甜醅子系列奶茶和漿水奶茶分外醒目。甜醅子和漿水都是西北地區的特色美食,甜醅子以燕麥或青稞為原料,經浸泡、蒸煮后加入酒曲發酵而成,口感酸甜。而漿水是蔬菜經發酵后變成的富含益生菌的調味品,可以調湯、做面,可飲可食。二者共同的特點是都具有清熱解暑功效。
放哈于2011年推出了甜醅子奶茶,隨后又推出漿水薄荷茶等系列飲品。“我們在定位上將傳統物產與現代茶飲融合,打造特色鮮明的飲品。深挖西北特色食材,創新改良灰豆子、漿水、軟兒梨、杏皮茶等傳統小吃,打造‘可喝的西北風味’。”放哈品牌市場總監石亞娟說。
放哈產品研發人員李強告訴記者,他們從起初在甜醅子里加牛奶到后來又創新出清爽版本加入綠茶,后來還嘗試了加入氣泡水、檸檬茶,最終沉淀下來的是甜醅子奶茶和甜醅子綠茶。
此后,他們又將目光對準了漿水,從開始只加糖到后來加入新鮮薄荷葉,再到加入羽衣甘藍……漿水檸檬茶、漿水羽衣甘藍等一系列產品讓人耳目一新,清爽開胃的新飲品也應運而生。
“現在甜醅子奶茶日均銷量在3萬杯左右,單品去年銷售量530多萬杯,漿水系列是4月至10月限定季節銷售,日均銷量在5000杯左右。”石亞娟說,目前,放哈門店已覆蓋陜甘青寧四省,門店數量133家。
而在位于蘭州市中山橋附近的蘭與茶茶飲店,來自上海的游客劉瀟點了一杯苦水玫瑰奶蓋,這款采用蘭州永登出產的玫瑰制作的飲品,她贊不絕口。
將地方特色美食融入飲品的同時,一些西北特色食材也融入其中,百合、藜麥、玫瑰、黃河蜜瓜、冬果梨都成了不錯的選擇。
苦水玫瑰奶蓋只是甘肅本地奶茶創新的一個縮影。“我們選取了武威市天祝藏族自治縣的藜麥、蘭州百合、白銀靖遠的杏仁,推出了藜麥百合杏仁凍,反響不錯。”蘭與茶品牌合伙人張士杰說,他們通過挖掘苦水玫瑰、西北冬果梨、敦煌李廣杏等代表性風物,根據食材特性匹配茶底進行科學搭配,創新研發出一系列具有西北特色的茶飲產品,像桂花烏龍杏皮茶、西北冬果梨、苦水玫瑰三炮臺等,既保留了傳統食材的韻味,又滿足了年輕消費者的口味偏好。
在位于蘭州佛慈制藥廠舊址的慈茶館,黃河蜜瓜青汁冰沙、黃河蜜瓜果奶冰沙以及青汁檸檬茶成了熱賣品。“黃河蜜瓜是蘭州特產,青汁是我們佛慈自產的富硒大麥若葉青汁原料,突出本地食材元素。”蘭州佛慈國際商務有限公司市場部總監安寧說。
走進慈茶館,簡約、典雅的氛圍中彌漫著淡淡的黃芪香味。一大早,慈茶館店長劉顏和小伙伴們開啟了一天的忙碌,清洗黃芪、玫瑰、百合等食材后,根據不同的配方進行煮制,煮制好的茶湯依次盛放在不同的罐體中,根據顧客的需求盛出售賣。
去年夏天,這家由百年藥企佛慈制藥打造的線下門店以養生茶為主打產品,吸引了無數年輕消費群體。
“我們的飲品配方源自中醫經典古方,卿卿桃花飲的配方源自四君子湯與四物湯,逍遙湯源自甘麥大棗湯。”安寧說,慈茶館的飲品配方由佛慈研究院、老中醫顧問及中醫藥專家聯合研發,秉持“一飲一方,輕養健康”的理念,精選甘肅道地黃芪、當歸、黨參等藥食同源的中草藥材。
安寧告訴記者,他們想以“天然、功效、文化”為差異化標簽,依托佛慈制藥在中醫藥領域的生產研發優勢和甘肅道地藥材黃芪、當歸,打造“可飲用的古方”。“希望通過茶飲方式,將藥食同源智慧從藥柜帶入日常生活,讓年輕人通過茶飲輕松接觸中醫養生文化。”
據介紹,慈茶館與甘肅省博物館聯名推出大慈大“杯”黃芪補氣飲,將中藥黃芪以擬人化形象融入杯套設計,讓傳統中醫藥文化在手中輕巧呈現,每一杯飲品都因此成為行走的文化符號。(經濟日報記者 趙 梅)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