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上半年,全球面板產業經歷了從年初的樂觀預期到年中價格回調的轉變。市場呈現出冰火兩重天態勢,一方面,政策刺激與新品備貨預期曾一度點燃市場熱情,推動價格上行;而另一方面,宏觀經濟的不確定性與終端需求的多變性,又為這股暖流注入了寒意。
電視面板作為市場走向的關鍵,其價格走勢率先從強勁開局轉向理性調整。與此同時,顯示器和筆記本電腦等IT面板領域,則憑借其相對穩健的需求和廠商謹慎的定價策略,展現出更強的價格韌性。
電視面板:從強勁開局到理性調整
電視面板價格在上半年的走勢,可以概括為從需求驅動到供需博弈下的理性回歸。
第一季度,電視面板價格迎來了一輪普遍上漲,這背后是供需兩端因素的共同作用。
其中,需求側的強勁推動是此輪上漲的核心因素。在中國大陸市場,“以舊換新”等消費刺激政策的持續,有效激活了家電市場。尤其是下沉市場用戶的換機意愿被激發,直接帶動了對電視整機的需求,并迅速傳導至上游面板環節。
更為重要的是,超大尺寸化的趨勢仍在繼續。消費者對65英寸、75英寸甚至更大尺寸電視的青睞,不僅消化了更多的面板產能,也因大尺寸產品本身更高的單價和利潤,進一步提振了面板廠商信心。
供給側的緊張預期則進一步助推了價格上漲。當時市場傳聞,上游關鍵零部件偏光片的供應可能在短期內出現緊張。盡管這并未演變成實質性的大規模短缺,但為了確保供應鏈安全,品牌客戶紛紛采取積極的備貨策略。
這種預防性的采購行為,在短期內放大了需求信號,給予了面板廠商更強的議價能力。在此背景下,面板價格順勢而上,尤其是在需求最旺盛的大尺寸產品上,漲幅尤為顯著,市場呈現出一片欣欣向榮的景象。
然而,進入第二季度,市場熱度未能持續,風向悄然轉變,電視面板市場開始趨于冷靜,價格也從堅挺轉向松動。
需求端的疲軟成為市場降溫的根本原因。首先,北美作為全球重要的電視消費市場,需求表現不及預期,增長乏力。其次,中國大陸市場的“以舊換新”政策效應在經過一季度的集中釋放后,邊際效應開始遞減,未能提供持續的強勁動力。
更關鍵的是,經過第一季度的積極備貨,品牌廠商的庫存水位已普遍提升至相對健康的水平,繼續大規模采購的動能自然趨于保守。面對不確定的終端銷售前景,品牌方開始控制采購節奏,避免庫存積壓帶來的經營風險。
需求的退潮直接導致了價格下行壓力的顯現。在供需天平向買方傾斜后,品牌客戶的議價能力顯著增強。為了爭取有限的訂單,維持產線運轉,面板廠商不得不做出妥協。
最終,除32英寸等小尺寸產品因部分需求支撐尚能維持穩定外,43英寸、55英寸、65英寸等主流尺寸均價在6月均下跌1美元,這一下跌雖然幅度不大,但標志著市場拐點的確立。TrendForce集邦咨詢《TrendForce 2025面板價格預測月度報告》最新調研數據預測,7月,各尺寸電視面板價格將繼續下滑。
顯示器面板:穩健中尋求突破
與電視面板市場的變化相比,顯示器面板價格在上半年的表現則較為穩健。顯示器面板在傳統淡季中守住了價格底線,并在政策利好的窗口期實現了一波溫和上漲,展現出獨特的市場韌性。
傳統意義上,第一季度是IT產品的消費淡季,但2025年的顯示器市場卻表現出頑強的需求韌性。今年起國內以舊換新政補貼策開始將顯示器納入其中,帶動消費端需求增長,適時填補了商用市場需求持續的不振,使得價格得以筑底企穩。
在此基礎上,面板廠商開始進行試探性的價格上調。面板廠商采用差異化的定價策略:針對供給相對集中的Open Cell,利用市場回暖的氛圍,推動價格實現微幅上漲,以修復盈利水平;而對于直接面向品牌客戶的顯示模組,則保持價格相對平穩。
進入第二季度,一項利好因素為顯示器市場注入了短期活力。美國宣布對部分IT產品暫時豁免關稅,這一政策的窗口期,刺激了部分品牌廠商的備貨意愿。為了在關稅恢復前完成更多產品的進口,品牌方加快了采購節奏,這股集中的需求力量,成功推動了顯示器面板價格的上漲。
然而,隨著備貨高峰期過去,關稅豁免帶來的刺激效應逐漸消退。同時,電視面板價格開始下行的消息,也在同步影響IT市場。品牌方擔心顯示市場的需求可能轉向疲軟,因此在采購上變得更加謹慎。最終,顯示器面板的需求增長開始放緩,結束了這輪短暫的上升行情。TrendForce集邦咨詢預計,7月顯示器面板將轉為全面持平。
值得一提的是,上半年在細分市場中,電競顯示器領域呈現出新的發展動態。以OLED技術為代表的高端電競顯示器,憑借其卓越的畫質和響應速度,正成為新的增長點。TrendForce集邦咨詢預計,2025全年,OLED顯示器面板出貨量可達330萬片,年增長率可達65%。這或預示著顯示器市場未來的競爭,將更多地圍繞技術升級和高端細分市場展開。
筆記本面板:謹慎樂觀與價格堅守
在三大應用中,筆記本面板無疑是最為穩定的,其整個上半年的價格走勢,可以用全面持平來概括,這是多方力量在不確定性中相互博弈所達成的平衡結果。
復雜的國際貿易關系,特別是關稅政策的頻繁變動,使得無論是品牌廠商還是面板供應商,在備貨和定價上都保持著高度的謹慎和觀望態度。
而展望下半年,TrendForce集邦咨詢研究副總范博毓表示,品牌對下半年筆電后續需求轉趨樂觀,因此開始增加對筆電面板的拉貨動能,未來幾個月的訂單需求都有往上增加的趨勢。不過面板廠之間為了鞏固客戶關系,仍不太可能主動提出面板價格上漲的想法,甚至會通過臺面下價格策略積極爭取客戶訂單。因此預估7月份的筆電面板價格趨勢,仍是維持全面持平的態勢。
2025上半年市場變幻不斷,面板企業如何應對?
市場的起起落落,最終都會反映在企業的業績上。從目前發布的面板廠業績預告來看,TCL科技的半導體顯示業務上半年表現較佳,預計實現凈利潤超46億元,同比增長超70%。彩虹股份凈利潤下滑;深天馬扭虧為盈;華映科技、維信諾虧損縮小。友達光電、群創光電則公布了營收情況,均預計較2024年同期有所增長。
盡管大部分企業業績均有所改善,然而面對市場變幻莫測的走勢,企業仍紛紛加速調整發展戰略與未來布局。
上半年,產業整合與集中趨勢愈發明顯,頭部企業通過資本運作進一步鞏固市場地位。例如,TCL科技對LGD廣州第8.5代線的并購和深圳華星的股權整合;京東方則以48.49億元價格收購咸陽彩虹光電30%股權。這些操作讓面板產業集中度進一步提高,增強了面板巨頭在全球市場的定價話語權。
另一方面,面對市場的周期性波動,一些廠商選擇瘦身。友達、群創等廠商,通過關停部分老舊工廠、將產能轉移至更具前景的產品線,或是直接出售非核心資產,來優化資源配置,聚焦核心競爭力。
在業務發展策略上,面板企業則正在積極挖掘更多非消費類顯示市場需求,并取得了相應成果。
例如,深天馬在上半年其包括車載、專業顯示(工控、醫療、智能家居、人機交互等細分領域)在內的非消費類顯示業務的營收占比持續提升,實現了向多元化、綜合性解決方案提供商的轉型,有效平抑了單一消費市場的波動風險。預計未來會有更多廠商進一步擴大其面板應用范圍,豐富面板業務布局。
總結
回顧2025年上半年,全球面板市場在多重外部環境因素的影響下,走過了一條曲折的道路。電視面板價格的上漲與回調,以及顯示器、筆記本面板價格的相對穩定,共同構成了市場的基本盤面。
面對市場復雜變化,面板企業正通過擴大市場地位、縮減規模、多元化業務等不同的路徑完善企業經營能力,以面對更多不確定性的到來。
展望下半年,宏觀經濟形勢仍是面板市場最大的變量,全球經濟的復蘇力度、主要消費市場的消費者購買力,以及地緣政治風險,將繼續深刻影響面板市場的最終需求。(文:集邦Display Irving)
#LCD #液晶面板 #面板價格
關于集邦
?關于集邦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