綜合“中國軍號”和“中國軍視網”等媒體報道,山東艦在南海與外軍航母發生“對峙”事件引發廣泛關注,而另一則“中國軍視網”視頻中山東艦執行遠海實戰訓練遭外機抵近的情況,也讓不少人將二者聯系起來,但深入分析后發現,這很可能是兩次不同的攔截事件。
“中國軍視網”所提及的攔截事件發生在“不久前”,結合當時中國海軍遼寧艦和山東艦前出西太“第二島鏈”會師任務的時間線,推測很可能在6月,且地點是山東艦從東海進入太平洋執行遠海實戰任務期間,當時山東艦并未經過南海。而“中國軍號”報道的時間僅明確為“夏季”,地點則是“南?!?。
從時間線索來看,6月美軍尼米茲級航母雖經過南海,但當時山東艦在前出西太執行任務,且尼米茲號急于前往中東,大概率不會在南?!疤羰隆?;7月山東艦前往香港后返回海南母港,南海也并無美軍航母。進一步梳理發現,2024年6月山東艦編隊出港在南海周邊海域執行大規模海上演練,同期羅斯福號航母戰斗群也出現在南海海域,這使得山東艦與外軍航母在2024年南海發生“海上對峙”的可能性大增。這種對時間與地點的細致分析,不僅還原了事件發生的背景,更凸顯出中國海軍在復雜海洋環境下的行動軌跡和潛在挑戰。
山東艦亮劍:實戰磨礪下的實力綻放
山東艦作為中國海軍首款自主研發的航母,盡管有遼寧艦的經驗可供借鑒,但在航母使用、艦載機的轉運等諸多方面仍需自主摸索總結。此次與抵近的外軍航母“正面硬剛”,殲 - 15戰機掛彈緊急起飛,與外軍戰機纏斗多個回合并成功驅離對手,這一系列動作彰顯出山東艦強大的戰斗力。
從訓練層面看,山東艦能夠從容應對實戰和突發狀況,說明其日常訓練扎實有效。航母編隊的配合也達到了較高水準,各艦艇之間協同作戰,形成了一個有機的整體,為艦載機的起降和作戰提供了有力保障。殲 - 15戰機與外軍戰機纏斗絲毫不落下風,體現了中國艦載機飛行員精湛的飛行技藝和頑強的戰斗意志。他們不懼強敵,在復雜多變的空戰環境中靈活應對,展現出了中國海軍航空兵的過硬素質。這不僅是中國航母編隊多年磨練的成果,更是“逢敵必亮劍”精神的生動詮釋。在狹路相逢的狀態下,中國航母編隊勇于亮劍,并且憑借自身實力贏得勝利,向世界展示了中國海軍的強大實力和堅定決心。
對峙背后:磨礪與警惕的雙重考量
和外軍航母、戰機纏斗,對中國航母部隊而言是一次難得的“磨煉自己”的機會。山東艦將外軍航母當成“最好的磨刀石”,在與對手的交鋒中積累豐富的實戰經驗。這種實戰經驗對于培養航母部隊的作戰能力和應對復雜局勢的能力至關重要。通過與外軍的近距離接觸和對抗,中國航母部隊可以更好地了解對手的戰術特點和作戰風格,從而有針對性地調整自己的訓練和作戰策略。同時,這些經驗也將為之后福建艦以及更先進的航母培養人才提供寶貴的借鑒,有助于中國海軍航母事業的長遠發展。
然而,我們也不能忽視事件背后的潛在威脅。此次事件發生在南海,外軍航母敢在如此靠近中國本土的海域抵近山東艦,這無疑給我們敲響了警鐘。這表明中國海軍雖然取得了顯著進步,但還不夠強大,航母和055艦等先進艦艇的數量仍有待增加,尚未對對手形成足夠的威懾。我們必須清醒地認識到,在維護國家海洋權益的道路上,還有很長的路要走。我們需要繼續加大海軍建設的投入,加快先進艦艇的研發和列裝速度,提升海軍的整體作戰能力,以更好地應對來自外部的挑戰。
對于此事件,你有什么想說的?歡迎大家點贊評論加關注。
注:文中插圖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聯系刪除。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