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地時間7月17日,中東局勢風云突變,以色列國防軍一系列動作引發國際社會高度關注。據央視新聞報道,以色列國防軍發言人德弗林表示,針對數以千計的以色列德魯茲人試圖穿越以色列 - 敘利亞邊境這一情況,以色列總理內塔尼亞胡宣稱將繼續動用軍事手段,執行其在敘利亞設定的兩條“紅線”,即“實現大馬士革以南地區的非軍事化”以及“保護敘利亞境內的德魯茲人”。
就在這一天,敘利亞新國防軍、HTS武裝全面從敘利亞南部撤離,而以色列國防軍一支軍事車隊卻徑直進入了敘利亞大馬士革鄉村省西部的卡塔納鎮,此地距離大馬士革市中心僅僅13公里。以色列陸軍梅卡瓦坦克憑借其強大的機動性,僅僅需要幾個小時,甚至1個小時,就可以沖到敘利亞大馬士革市的總統府門口,這無疑是以色列國防軍深入敘利亞境內最遠的一次行動。盡管以色列國防軍此次進軍敘利亞兵力不大,僅一個連的人數、15輛戰車,且行駛沿途沒有遭遇到任何抵抗,但這一行動卻如同一顆重磅炸彈,在敘利亞乃至整個中東地區掀起了軒然大波。
以色列的這一行動絕非偶然,而是有著深刻的戰略考量。從軍事層面來看,以色列通過這次行動展示了自己強大的軍事威懾力。梅卡瓦坦克的快速推進,讓外界看到了以色列軍隊在中東地區的軍事優勢。在以往,以色列發動軍事行動時,往往會編造各種借口,如打擊伊朗的核設施、應對黎巴嫩的威脅等。然而此次打敘利亞,以色列連理由都不愿現編,這充分顯示出以色列在中東地區的自信和強勢。以色列或許認為,敘利亞目前局勢混亂,各方勢力錯綜復雜,正是其擴大版圖、實現戰略目標的絕佳時機。
從政治層面分析,以色列總理內塔尼亞胡用實力控制了局勢,并宣稱實現了敘利亞南部的和平。他警告朱拉尼,大馬士革南部必須去軍事化,成為以色列實際的緩沖區。以色列還計劃將敘利亞南部打造成猶太人定居點。德魯茲人在這一過程中扮演了特殊角色。德魯茲人是以色列國防軍的重要兵源之一,以色列國內有不少德魯茲公民。此前,敘利亞黑門山區的德魯茲人集體希望加入以色列國籍,當地德魯茲民兵甚至歡迎以軍車隊的到來,向以色列軍隊敬禮并表示效忠。這與敘利亞前總統巴沙爾在位時形成鮮明對比,當時戈蘭高地的德魯茲人不承認自己是以色列人,而是以敘利亞人自居。但隨著HTS武裝奪取敘利亞政權,德魯茲人全面倒向以色列,這無疑為以色列在敘利亞南部的行動提供了便利。
朱拉尼的困境與以色列的野心
對于敘利亞“大總統”朱拉尼來說,目前面臨著前所未有的困境。以色列國防軍的強大軍事威懾力讓他不敢輕易反抗。朱拉尼的親兵不到3萬人,而外籍雇傭兵雖有幾萬人,但這些武裝分子大多是見風使舵的角色。只要朱拉尼的親兵、嫡系部隊損失一萬人,他的位置就可能不穩。從朱拉尼進入大馬士革的那一刻起,他似乎就沒有想過要治理這個國家、停止戰爭、休養生息。他或許更關心的是如何鞏固自己的權力,而不是敘利亞的長遠發展。
而以色列則有著更大的野心。以色列一直渴望成為中東大國,擴大自己的國土面積。目前看來,以色列似乎認為吞并敘利亞部分領土是板上釘釘的事。以色列需要一場碾壓戰來重塑國際地位,穩定國內局勢。此前,以色列與伊朗的沖突中,自家國土被導彈攻擊,防空體系的表現不盡如人意,這讓以色列在國際上的形象受到了一定影響。如果以色列國防軍不能在短期內打一場碾壓戰,其在中東的地位可能會一落千丈,內塔尼亞胡的位置也將岌岌可危。
敘利亞前總統的沉默與地區局勢的無奈
在這場混亂的局勢中,敘利亞前總統巴沙爾卻選擇了沉默。自從來到俄羅斯莫斯科后,巴沙爾就再也沒有公開露面和表態。巴沙爾本來就不想當總統,他原本只想當個眼科醫生,若不是哥哥去世,他也不會被趕鴨子上架成為總統。對于敘利亞目前的亂局,巴沙爾似乎已經心灰意冷。敘利亞局勢復雜,地區大國反復博弈,已經超出了他的能力范圍。敘利亞能出口的石油、糧食等資源都在庫爾德武裝手里,這無疑是一個爛攤子。巴沙爾選擇低調隱秘地過好自己的下半生,或許也是一種明智的人生態度。
對于此事件,你有什么想說的?歡迎大家點贊評論加關注。
注:文中插圖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聯系刪除。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