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過一周的博弈,滬深300ETF繼續新高,恒生指數距離前高就差一小步了。分享一下我社群的復盤,原文如下:
昨天復盤的時候,跟大家說,今天是估值期權和期貨的交割日,估計投機資金會再次發起反攻。
果不其然,今天盤中爭奪蠻激烈的。
配置資金和交易資金爭奪的是波動率的控制權。
交易資金想放大波動,配置資金想降低波動。
雙方爭奪了一周,各指數再次上漲。周漲幅如下:
滬深300:1.09%;中證500:1.2%;中證1000:1.41%;中證2000:1.74%;
創業板:3.17%;科創50:1.32%;中證紅利:-0.85%;
恒生指數:2.84%;恒生科技:5.53%。
咱們組合4今年收益回到8.38%。
我們還做了一些定投,加在一起,今年收益大概有10%左右了。
一、波動率之爭
早上開盤后,投機資金就很活躍,隱含波動率上升到17.6。
上午一直都是投機資金表現更強。
下午開盤后,波動快速跳水。然后就一直窄幅震蕩直到收盤。
對于配置資金而言,他們的核心訴求是低波動,慢慢漲。
A股正處在一個關鍵的轉型期。
大多數成熟市場中,波動率低,股價持續上漲,呈現慢牛行情。
A股則非常獨特,波動率高,股價拉升,呈現瘋牛行情。
當配置資金逐漸主導市場后,A股的特征會慢慢接軌成熟市場。
不要覺得不可能,這都是制度上的不同帶來的行情特征。
制度在逐漸改變的過程中,行情特征就會慢慢改變。
當下,量化資金也是在做空波動率,只不過他們主要在小盤股上做空波動率。
這就使得很多炒短線的資金十分難受。
隨著A股生態環境的改變,很多游資估計也要被滅種了。
二、流動性之爭
配置資金和交易資金在爭奪波動率,央行和美聯儲則在爭奪流動性。
之前跟大家說過,股市的流動性主要看兩點:
1.美聯儲是否降息,美元是否走弱;
2.央行是否收緊銀行間流動性。
最近美元走強,這對A股是利空,但央行收緊了銀行間流動性,對沖了美元的走強。
今天美元走弱,央行依然收緊銀行間流動性,今天1年存單利率反彈到1.625%。
與前兩年不同,現在央行已經不是那么被動了,它有能力跟美聯儲和外資掰手腕了。
甚至現在央行的力量可能更強,主導跨國資金的流動。
我們再看看港股。
這兩天港股走得也不錯,一方面是央行在收緊銀行間流動性,另一方面是香港金管局也在收緊流動性。
今天HIBOR利率稍有下降,但整體趨勢依然向上。
總之,為了呵護股市流動性,無論是央行還是香港金管局,都在有節奏的引導跨國資金流動。
10年美債利率的頂,大概率是4.5%,這就意味著,美元反彈的持續性也不會太強。
三、核心資產之爭
過去,中國的核心資產妥妥是樓市,而股市是附庸。
于是,A股的炒作常常圍繞地產政策。
但有趣的事在本周發生了。
中央城市會議把棚改貨幣化和大規模收儲證偽后,A股不但沒有跌反而繼續漲!
這就說明,中國的核心資產已經從樓市切換到股市了。
那么股市就不會再理會地產政策了。
作為核心資產,經濟不好的時候,它就得漲。
因為它的上漲,本身就是提振內需的一部分。
更有趣的是,滬深300之前表現不大好,但是隨著核心資產的切換,它開始表現了。
滬深300ETF今天的收盤價創出新高。
道理很簡單,滬深300就是未來的核心資產。
此外,今天恒生指數距離前高就差那么一丟丟了。雖然這里壓力比較大,但總有一天會突破的。或許下周就突破了。
四、適者生存
就在一個月前,咱們星球里很多小伙伴都還在各種懷疑。
不少人問我要不要撤出來避險。
我不知道有多少人撤出了。
很明顯,A股這波上漲跟以前完全不一樣,它是在低波狀態下緩慢上漲的。
這是典型的慢牛行情。
而很多人還是老思維,尤其是那些炒短線的。
進化論的核心理念是適者生存。
當環境發生改變時,總有一大群人因為無法適應慘遭淘汰。
未來A股會走出緩漲急跌的行情。
跌的時候波動率放大,漲的時候波動率減小。
當然,現在還沒有完全切換過來,但大趨勢不會改變。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