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本山穿著上萬元的睡衣,在三亞的別墅里用歐洲松露炒東北酸菜。
這個畫面就像他的人生劇本——土味與奢華的激烈碰撞。
這位坐擁300億身家的喜劇大師,把二人轉演成了點金術。
沈陽故宮旁2000平的歐式城堡里,水晶吊燈照著恒溫泳池;私人影院放著《鄉村愛情》未刪減版;餐桌上的骨瓷餐具能頂普通人半年工資。
還有那架停在鳳凰機場的“本山號”,每小時耗油1.5萬,如同一只吞金獸。
財富帝國的根基是趙本山刻在骨子里的生意經。
早在上世紀80年代跑場子時,他的演出行頭永遠標配三件套:二胡、手絹和記賬本。
等到1990年春晚戴著毛線帽喊出“搞對象像搶銀行”,東北喜劇的黃金時代來了。
別人還在琢磨版權糾紛,他已經用《劉老根》IP鑿通了全產業鏈。
沈陽中街的劉老根大舞臺全年演出1700場,單日進賬破過百萬;影視基地、藝術學校、旅游項目環環相扣。
那句“二人轉是根,產業鏈是葉”的生意經,至今還在企業家圈子里流傳。
當女兒球球在直播間展示鑲鉆手機殼,當徒弟們開著保時捷演《鄉村愛情》,公眾窺見了這座財富冰山的水下部分。
沒人算得清這些奢華日常要燒掉多少鈔票。
趙本山用太極拳化解質疑:汶川地震他扛著現金進災區,新冠疫情捐出千萬物資,三亞別墅里辦文化沙龍,私人飛機上開劇本研討會——財富成了他通往主流的敲門磚。
可再精明的商人也算不過命。
球球這個名字承載著太多重量:8歲上遼視春晚的童星,新加坡海歸,整容傳聞的靶子。
當網友嘲笑她“靠爹”時,沒人聽見抑郁癥啃噬心靈的聲響。
16歲到26歲,三千多個日夜,名醫束手,豪宅里的恒溫泳池暖不了發冷的心。
最嚴重時她邁不開腿,張不開口,父親300億的財富帝國填不滿那道心壑。
如今66歲的趙本山晨練打太極,窗外勞斯萊斯幻影靜默相伴。
當年那個揣著記賬本跑場子的年輕人不會想到,有天能用兩億八的私人飛機載劇本。
可他更想不到的是,能給災區捐千萬現金,卻治不好女兒心里那道疤。
《鵲刀門傳奇》的片場里,徒弟們的直播帶貨熱火朝天,老爺子那句“錢是王八蛋”的糙話突然有了新注解:黃金鑄的翅膀,終究飛不過名為健康的關隘。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