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馥莉一上臺就大動作砍掉親弟妹持股公司,娃哈哈家族內斗公然撕破臉,21億巨額信托成了繼承大戰最敏感的火藥桶。
所有人都看到了明搶暗奪、利益翻涌,叔叔甚至直接痛批宗馥莉“不夠厚道”。
巨頭更迭,宮斗現實版從紙面財產拉扯到親緣倫理,一舉一動都牽動無數雙眼睛。
要說今年企業圈最抓馬的戲碼之一,那必定有娃哈哈家族劇場的一席之地。
一代宗師宗慶后謝幕剛半年,家族風波已經掀到前所未有的浪尖。
坊間都說,真正的大女主才剛剛登場。
這一切的主角,就是坐上掌門人位置不久的宗馥莉。
其實宗馥莉的開始并不光鮮。
上世紀80年代,宗慶后和原配施幼珍還只是杭城小夫妻。
等到宗馥莉呱呱墜地,也沒人能想象她會成為數百億王國的唯一候選繼承人。
企業最早的樣貌散碎零亂——誰能想到娃哈哈飲料會走到今天這樣規模,成了國民企業的象征呢?
宗家風波的種子,其實在幾十年前就已經埋下。
那個故事聽幾遍都不膩:聰明能干的杜建英,比宗慶后小整整二十多歲,90年代初晉升到公司高層,很快便被委以重任。
坊間傳聞可不少,尤其是她與宗慶后的關系——說白了,實際上就是“外室”。
這在當年是掩耳盜鈴的公開秘密。
杜建英還在宗馥莉留學美國那一年,以“陪讀名義”產下一子一女——宗繼昌、宗婕莉。
直到2005年兩人才去美國登記,之前的孩子身份都成了各方揣測的焦點。
一邊是原配母女悄然做大勢力,另一邊則是杜建英母子悄悄積蓄資本。
宗慶后倒似乎左右逢源,他既在公司里給杜建英安排要職,還專門為幾個孩子創立信托基金,金額高達21億美元。
杜建英家一度風光,宗慶后去世前,杜氏母子名下的公司、產線還是娃哈哈重要版圖的一部分。
再看宗馥莉這邊也沒閑著。
2003年她和母親合辦了宏勝飲料集團,短短不到五年,宏勝成長為飲品行業里的新巨頭。
父親也公開點贊,說她做得比娃哈哈還賺錢。
母女兩人不僅合謀,也彼此倚仗。
戲劇最高潮來自宗慶后去世。
人已去,權還在。
2024年初,宗慶后遺體停在醫院,家族集團已然暗流涌動。
巨額遺產的分配,怎么會毫無波瀾?
行家都知道大企業的傳承從沒有簡單的排隊等號。
不出所料,“外室”母子開始步步緊逼,三個孩子聯合起來按下法律快捷鍵,把宗馥莉和娃哈哈真正推向了風口浪尖。
他們說,父親生前,為每個孩子準備了7億美元的信托,還有一筆筆分紅多年累積。
但沒想到,宗慶后一去,2024年5月這信托賬號突然被“海外投資”名義劃走110萬美元。
錢到哪兒去了?
弟妹怒不可遏,“這是變相掏空大家的份額!”
雙方公開對簿公堂,香港、杭州兩地連環申訴,連銀行賬戶都上了監管清單。
最新進展是香港法院要求繼續舉證,九月再裁決,還有一份宗慶后血樣準備做親子鑒定。
“沒有宗馥莉簽字,樣本也不能輕易抽查?!?/p>
家法如山,冷冰冰的條款背后全是刀尖舞蹈。
宗馥莉的對策則是:雷霆手腕、雷厲風行。
先是對公司架構大清洗,18條產線說停就停、說關就關,恰巧這些產線都是杜建英持股。
很難讓人相信這不是一場有針對性的“權力清算”。
不少娃哈哈老員工跟著被波及,有人迷茫、有人憤懣。
其實,表面上叫優化市場結構,實際上可能是賬本里復雜的人情賬和分利抉擇。
而公司外部的人更是炸開了鍋,街頭巷尾全都在熱議:宗馥莉是不是太絕情?
企業改革固然重要,這樣做,是不是干脆“把自己的弟妹都一腳踢開了”?
等到公司新一輪銷售數據出爐——728億,同比增長高達66.8%——有人說她鐵血掌舵,是企業轉型急需的狠人;也有人覺得冷酷無情,不顧情同手足的血脈牽絆。
親叔叔宗澤后一出口,更是火上澆油。
他公開說:“既然繼承了一切,就別趕盡殺絕,畢竟弟弟妹妹也是同一個父親的骨肉?!?/p>
還說宗馥莉“太自私,不夠厚道”,他苦口婆心勸她低調行事,要不然將來肯定會反噬到自己身上。
這樣的話聽著刺心,其實仔細想想也不無道理——利益和親情,這時候到底哪個更可貴?
說到底,娃哈哈這出家族大戲,光環背后全是不可調和的張力。
宗馥莉的鋒芒,固然是新時代家族企業繼承人的縮影,順應了女性奮進、繼承權平等的呼聲。
反過來,她的果決和排他,也讓看客們忍不住揣測:一旦權杖到手,家與企還有沒有分界?
親情是不是會被利益取代?
法律究竟該保護誰?
外室子女有遺產份額沒錯,可“爭家產”終歸讓人唏噓,這和無數普通家庭爭遺囑的場景毫無二致,只是金額更大,關注度更高。
想起前幾年其他大企業的內斗,比如杉杉集團老板撒手人寰,遺孀和兒子撕到營業部;或者龍湖地產吳家老太太轉股給女兒,管理層換血,用職業經理人制化解矛盾。
有的家族選擇妥協,有的就只能法庭見。
但是哪怕幾十億、百億的分割,也總繞不開一句老話:“你爭我奪最后都得落到細節證據上?!?/p>
宗馥莉的案子,比別人更復雜的是DNA親權、遺囑效力、信托條款層層疊加,是中國家族企業現代治理的活教材。
懂法律的人都說,這場爭奪戰注定很長——要補證據、查真相,還得看法官怎么定調子。
21億美元的信托,誰能最終得手,現在沒人知道。
從業界數據來看,宗馥莉的改革其實拉高了業績,她的掌控才干無人可否認,如果能用合理機制妥善安置家庭情感,說不定才是真正的大贏家。
作為吃瓜群眾,我們也許難以體會家族巨頭的“血雨腥風”,可同樣在為“該不該原諒親人該不該只講利益”而一陣陣迷惑。
講真的,命運面前誰都不容易,宗馥莉站在大女主位置,固然風光,也難免要直面千夫所指。
法與情,利與義,終歸要踩著自己的選擇邁過去。
這場娃哈哈繼承案,既是高處不勝寒的權力戰,也是全社會投影到家族倫理的集中戲劇。
人世間,不只是金錢的流轉,更是情感與信念的拷問。
眼下,這場紛爭仍沒有真正塵埃落定。
但無論結果如何,宗馥莉和她的同父異母手足們、以及整個娃哈哈家族、甚至年輕一代奮斗者,都已被這場風暴裹挾著推向前方。
未來會怎樣?
也只能等等看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