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誰還沒個藍牙耳機?地鐵里、健身房到處都是,有人夸它“解放雙手太爽了”,有人罵它“花幾百塊買個響,純純智商稅”。藍牙耳機到底是技術革命,還是商家的收割套路?這3個真相,買之前一定要知道!
? 無線是方便,但音質可能不如10塊錢有線的
很多人覺得“無線=高端”,其實錯了!低價藍牙耳機(100元內)音質糊得像隔著棉花,還不如街邊買的有線耳機清晰。就算是千元款,音質提升也主要靠“降噪”“音效調節”,純論音質,同價位有線耳機往往更能打。商家吹的“HiFi音質”,大多是噱頭。
? 續航全靠“嘴吹”,實際用著太掉鏈子
你是不是也被宣傳頁的“24小時續航”騙了?真相是:單耳聽歌可能撐5小時,加上充電盒最多12小時,還得是“音量50%、不降噪”的理想狀態。如果開降噪、聽電話,3小時就沒電,急著出門時充電盒還得帶著,根本沒比有線方便多少。
? 功能越花,坑越多
“主動降噪”聽起來厲害,其實只能擋擋地鐵轟隆聲,旁邊人說話照樣聽得清;“智能觸控”動不動誤觸,想暫停卻切了歌;“防水”宣傳IP54,出汗多了還是會壞。這些功能加起來,價格翻了好幾倍,實際用到的沒幾個。
說到底,藍牙耳機的“革命”只體現在“無線”這一點上,其他優點大多是商家包裝出來的。買的時候別追高價功能,選個續航5小時以上、音質過得去的基礎款,反而不容易踩坑。
你用的藍牙耳機踩過哪些坑?覺得它值回票價嗎?歡迎在評論區吐槽,讓更多人避開套路~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