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原來荔枝果肉變白就代表不新鮮了”這一話題登上熱搜,引發網友廣泛討論。不少人驚訝地發現,自己一直以來認為正常的乳白色荔枝果肉,竟可能是不新鮮的標志。那么,荔枝果肉變白究竟是不是就意味著不新鮮了呢?記者就此采訪了相關專家和業內人士。
顏色并非唯一標準,多維度判斷更可靠
“看到荔枝果肉變白就認定不新鮮,這是一個常見的認知誤區。”國家荔枝龍眼產業技術體系崗位專家、華南農業大學園藝學院副院長吳振先告訴記者,白色果肉可能是品種特性或儲藏時間導致,并非意味著不新鮮。
旦場鎮作為廣東省茂名市荔枝主產區之一,該鎮農業農村辦公室主任張業成對上述觀點表示認可。他表示,部分荔枝品種天生果肉偏白,如“三月紅”“妃子笑”“嶺豐糯”等,其果肉顏色均勻度高,自然狀態下比其他品種更白。這類因品種特性呈現的白色,與新鮮度無關,消費者不必擔心。
另一種情況是,新鮮荔枝在儲存過程中會逐漸出現果肉變白的現象。張業成解釋,荔枝果肉發白,還可能是鎖鮮技術不到位,或者沒有全程冷鏈運輸導致的。果肉是荔枝的假種皮,屬于荔枝的營養組織,在保鮮技術或冷藏溫度不到位時,荔枝種子為了生根發芽,首先消耗的就是果肉。隨著營養成分的消耗,果肉就會逐漸發白。這種顏色變化會伴隨一定的品質差異,但并非“變白就差”。通常來說,只有當果肉完全變成白色,且質地變軟、味道變淡時,才說明存放時間過長,新鮮度已大幅下降。
此外,荔枝的成熟度也會影響其新鮮度和耐儲性,發白可能是過熟,纖維化了。吳振先打了個生動的比方:過熟的荔枝就像七八十歲的老人,經不起長途跋涉,采收后不耐儲藏,運輸過程中更容易變味變色。
值得注意的是,冷凍后的荔枝果肉變白則是完全不同的概念。冷凍會破壞荔枝細胞結構,此時的荔枝已屬于凍品,進入加工范疇,雖能長期保存,但與鮮果的新鮮度判斷標準完全不同。
針對網傳“變白的是‘死荔枝’‘荔枝尸體’”的說法,吳振先予以糾正。他解釋,荔枝采摘后就會逐步衰老,就像人會逐漸變老一樣,真正“死亡”的荔枝會迅速腐爛,不可能外觀良好,只要果實沒有腐爛,就仍有生命活動。“消費者買到的荔枝若只是顏色有變化、未出現腐爛變質,仍可食用,只是口感可能不如剛采摘時鮮美,并非所謂的‘荔枝尸體’。”吳振先說。
既然果肉顏色不能作為判斷荔枝新鮮度的唯一標準,那么消費者在購買荔枝時,究竟該如何挑選新鮮的荔枝呢?張業成分享了三個實用技巧:一是看果皮狀態,新鮮荔枝的果皮應飽滿有光澤,顏色鮮艷,若果皮出現皺縮、斑點、局部褐變,說明新鮮度下降。二是摸果實硬度,新鮮的荔枝手感緊實有彈性,輕捏時能感受到果肉的飽滿,若手感偏軟、按壓后不易回彈,可能已經存放較久。三是聞氣味,新鮮荔枝有清新的果香,若聞到發酵味、酒味或其他異味,說明果實已開始腐爛變質。
破解流通難題,低溫是保鮮關鍵
在實際購買中,有消費者遇到過“果皮鮮紅、果肉卻發白且味道不佳”的荔枝,較難辨別。吳振先進一步分析,這可能是荔枝在流通環節中經歷了溫度波動。荔枝果皮有一定的保水性,即使果肉開始變質,果皮也可能保持較好的色澤。但如果在運輸過程中溫度控制不當,比如長時間處于高溫環境,會加速果肉的代謝,導致品質下降,出現果肉變白、風味流失等問題。這種情況并非商家刻意“偽裝”,而是冷鏈管理不到位造成的。
荔枝的新鮮度不僅取決于采摘和儲存,更與流通環節的溫度控制密切相關。“從枝頭到舌尖,荔枝的新鮮度考驗著整個供應鏈的溫控能力。”吳振先從事荔枝保鮮研究多年,對荔枝流通環節的難度深有體會。
荔枝采收后需進行“快速預冷”處理——即迅速降低果實溫度,這是水果保鮮的通用技術。荔枝屬于非呼吸躍變型水果,但呼吸速率高,代謝旺盛,在常溫下,1至2天內就會出現品質下降。因此,采后的“快速預冷”至關重要——通過冰水預冷、冷庫預冷等技術,在短時間內將荔枝溫度降低,能有效抑制呼吸作用和病原菌繁殖,延長保鮮期。
然而,荔枝從產地到消費者手中,需經過包裝、運輸、批發、零售等多個環節,若中途脫離低溫環境,就會加速變質。“全程低溫是保持荔枝新鮮的關鍵,就像人需要穩定的環境一樣,溫度忽高忽低會讓荔枝‘受不了’。”吳振先強調。
針對消費者常覺得“買到的荔枝不如產地新鮮”的問題,在張業成看來,的確是因為長途運輸增加了流通時間和溫控難度。不過隨著冷鏈技術的進步,現在北方市場的荔枝新鮮度已比過去有了顯著提升,部分企業甚至能實現從采摘到上架不超過48小時,最大程度保留荔枝的新鮮口感。
買到新鮮荔枝后,如何儲存才能延緩變質、保持口感?冰箱冷藏是首選,將荔枝用報紙包裹,因為報紙能吸收多余水分,防止果實受潮,再放入保鮮袋中,扎緊袋口留少量縫隙透氣,放入冰箱冷藏室,這種方法可保存5至7天。要避免裸露存放,荔枝果皮薄、水分易流失,直接裸露放在冰箱里,會因冷風直吹導致果皮快速變干、變色,影響新鮮度。
總體來看,荔枝果肉顏色變白不能簡單等同于不新鮮,要結合品種特性、儲存條件、成熟度等因素綜合判斷。消費者在購買時,可通過觀察果皮、觸摸硬度、聞氣味等方式辨別新鮮度,買到后采用正確的儲存方法,就能最大程度享受荔枝的美味。
兩位受訪者呼吁,公眾應理性看待荔枝果肉的顏色變化,不必因果肉變白就過度擔憂,同時也希望流通環節能加強溫度控制,讓更多人吃到新鮮美味的荔枝。對于消費者來說,了解荔枝的特性和保鮮知識,才能避免因誤解而錯過這份夏日里的甜蜜。
作者:農民日報·中國農網記者 李浩
原標題: 荔枝果肉變白就不新鮮了嗎?
來源:農民日報
圖片:視覺中國
監制:高雅 編輯:鄧薈雯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