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然在路上”。
來源|多知
作者|王上
“教育不是要讓孩子永遠站在C位,而是要鼓勵他們勇敢‘上場’。”瑞思教育CEO王勵弘在今年6月舉辦的城市RISE大會北京站如是說道。這句話也體現了瑞思教育理念的轉變——從知識傳授轉向綜合能力培養。
作為一家老牌的教育機構,瑞思教育2007年從英語起步,至今成立18周年,已經發展成為業務多元、用戶覆蓋全國100多個城市、影響百萬家庭的教育品牌。
這幾年,瑞思教育經歷了多重考驗,瑞思教育是如何一步步轉型的?這是不為外界所知的。
瑞思教育的掌舵人是王勵弘,她是一名理科生,有復旦大學、哥倫比亞大學雙重教育背景,曾是一名投資人,在貝恩資本13年,于2020年擔任瑞思教育董事長兼CEO。
近兩年,王勵弘帶領團隊走上了一條關于綜合能力教育的探索,重新梳理了品牌主張,定位為“做少兒綜合能力培養的領導品牌”,由此構建了“三級火箭”(基礎能力-核心能力-未來素養)能力模型,培養孩子六大核心能力,構建孩子未來學習能力,希望發掘每個孩子的潛能,培養面向未來的全球化人才。
這條路任重道遠,王勵弘在接受多知訪談時坦言:“我們還在路上。”
01
變革下重新思考培養什么樣的人?
在王勵弘接手瑞思教育之初就提出“堅守素質教育,讓教育回歸人的本質,讓成長連接社會價值。”而今,這條路線更加清晰。
在AI時代來臨之際,瑞思意識到教育必須與時俱進。王勵弘指出:“有了AI,原來教育面臨的‘不可能三角’——高質量、個性化、大規模低成本——現在有可能實現了。“這一認知促使瑞思重新思考教育的本質,將培養重點轉向那些AI難以替代的人類核心能力。
瑞思教育之所以定位為“培養少兒綜合能力”,王勵弘解釋:“我們并不一定是讓孩子在C位,或者考試一定是最強的,而是在漫長的人生旅程中,不斷地‘上場’,鼓勵他們不被單一標準所限制。所以,我們要培養孩子綜合能力,而不是單點的知識。”
由此,瑞思教育新的品牌主張為“愛上上場(Always RISE)”,并構建了“三級火箭”能力加速模型,“一級火箭”學習語言、思維、科學作為基礎能力,“二級火箭”是閱讀、寫作、思考、溝通、合作、問題解決等能力,最頂部“三級火箭”是未來學習力,包括終身學習能力、環境適應能力、持續創新能力、深度思考能力。
這種理念轉變也體現在瑞思重新定義自身角色上。王勵弘提出要將瑞思教育構建成“四所學校”,除了是孩子們的學校,還要成為家長的學校、教師的學校和員工的學校,希望用“教育共同體”合力做好“教育”這件事,與孩子一起成長。
02
如何全面改造“瑞思”?
理念的升級必然引發全方位的革新,瑞思教育基于“三級能力火箭”在課程體系、課程形式及組織方面等進行了一系列的升級,這是對瑞思的全面改造。
這體現在三大方面:
第一,由英語到拓展到更多樣化的科目。這也是由“培養少兒綜合能力”的定位所決定的。
當下,瑞思教育旗下品牌有瑞思少兒中心、瑞思瑪特、閱讀大冒險、派派趣思維、樂與動、瑞思研學、少年商學院;包含了語言、思維、科學、體適能等方面。
英語依然是瑞思原生DNA,在教學方面,瑞思突破了以往的教學模式。瑞思教育教學交付負責人張美杰介紹:“我們不是教授給孩子,我們不是teach,我們要讓學習自然發生。”在實踐中,低齡段孩子通過戲劇展演、職業體驗等活動運用語言,比如有孩子用快遞盒制作航天設備,演繹“宇航員夢想”;高齡段則通過項目式學習,比如設計商業計劃、解決實際問題來提升語言應用能力。
思維方面,瑞思教育的“派派趣思維”是采用AI自適應技術,以趣味交互場景為主,讓孩子沉浸式完成主動式學習。王勵弘以撲克游戲為例說明:“計算牌面概率時,孩子們實際上是在學習數學思維,這種能力遠比會解幾道題重要得多。這種教學方式不僅培養了邏輯思維,更激發了孩子們對數學的持久興趣。”
瑞思還推出了“少年商學院”項目,重點培養“五商”——情商、智商、財商、逆商、德商。王勵弘特別強調:“財商不是處理錢的能力,而是處理資源的能力。”在這種理念指導下,孩子們通過管理虛擬項目、制定商業計劃等實踐活動,培養綜合決策能力。
王勵弘說:“新項目均是從0到1重新打磨的過程,現在派派趣思維、閱讀大冒險勢頭不錯,有的新項目也沒有完全跑出來,但是我們會堅定地做下去。”
第二,覆蓋線上和線下,產品更多元。
瑞思教育的產品有的是以線下為主的,如瑞思少兒中心、瑞思瑪特等,有的則是以線上為主的,比如派派趣思維、閱讀大冒險等。
在王勵弘看來,線上教育適合傳授確定性的基礎知識和信息(如記憶型內容、概念認知等),這類學習具有明確答案,可以通過碎片化方式高效完成;而線下教育則更適合培養復雜社交能力、團隊協作、應對不確定性等軟技能,這些需要在真實互動場景中通過實踐來獲得。
“教育不可能是純線上或純線下的,而是要有機且有效地融合,比如基礎認知類內容可以更多通過線上完成,線下時間進行更有價值的深度互動和實踐。這方面我們依然在探索之中。”王勵弘告訴多知。
第三,組織變革,引進人才,鼓勵教學活動、內容生產與AI共創。
在組織架構上,隨著業務多元化,引進了更多的人才,比如技術人才、品牌人才等,瑞思教育首席產品官穆彥文等人都是近兩年引進的科技互聯網人才。
在擁抱新技術方面,瑞思教育鼓勵教學活動、內容生產與AI共創。此外,在教師備課方面,瑞思教育的AI備課系統可以幫助教師改正弱點、自我提升、提高效率、獲得更好的教學效果。
雖然王勵弘也強調擁抱技術,但是,對于面向學生的AI產品,瑞思教育是比較審慎的態度。
在ChatGPT火爆的2023年,王勵弘想“我們要擁抱AI,但做什么?做大模型嗎?”她就此咨詢了很多AI技術方面的專業人士,其中一個人說,“不應該做大模型,而是要做應用,但現在大模型就是一輛搖搖晃晃的自行車,如果你在上面搭載了應用,很快就跑歪了,至少要等到大模型成為火車或飛機。”
到現在,王勵弘認為大模型至少已經成為火車了,目前,她帶領瑞思教育在AI當面的探索主要聚焦于幾個關鍵場景:首先是教師賦能,開發AI備課系統幫助教師提升效率;其次是學習支持,如AI口語陪練、作文批改等工具,但始終要堅持“AI不替代思考”的原則;最后是數據驅動,通過采集學習過程數據,實現個性化教學。
組織成長方面,2023年瑞思教育推出綜合性數智化學習平臺“思享泉學習平臺”,涵蓋教師教質、營銷管理、市場拓展、職能管理等優質內容,包括企業培訓、知識管理、文書傳播、企業提效、行業交流五大核心場景,還設置了短視頻運營、圈子運營、活動挑戰等多種功能,試圖構建一個學習型組織,通過賦能與培養,實現員工價值,提升企業競爭力。
一系列的變革,讓瑞思教育煥然一新。王勵弘并不滿足于此,她說:“一個是我展望中的‘瑞思’,一個是落到一線后的‘瑞思’,可能還有差距,還沒有滲透到毛細血管中。”
03
綜合能力養教育行業將兩級分化?
在AI技術的推進下,綜合能力培養教育可能會出現新的局面。
瑞思教育聯合艾瑞咨詢發布的《2025年中國少兒綜合能力教育研究報告》顯示,2024年中國非學科類教育市場規模約6463億元,2027年有望突破萬億規模。
在王勵弘看來,未來綜合能力培養教育機構可能會走向兩級分化:“一邊是AI賦能的小型公司,他們將繼續發展與創新,一邊是資源雄厚的頭部公司,他們靠著業務、技術、運營將做出更優質的產品;而中間層的既缺資金,又沒有強教研能力,還對技術不敏感,可能會面臨挑戰。”
在這種態勢下,“瑞思教育希望理念和技術的升級,能讓組織的細胞都重新再造一遍。我們希望成為新時代教育的引領者,而不是單純追求規模擴張。核心是希望為孩子打開一扇窗,讓他們看到更多的陽光。”王勵弘說。
從最初的英語培訓機構,到如今的綜合能力培養教育公司,18年的發展歷程,瑞思教育既經歷了高歌猛進的激情歲月,也度過了艱難轉型的考驗時期。王勵弘打了一個比方:“瑞思教育就像一個少年要承受中年的滄桑,就這樣迎來了18歲。”
對于從投資人到CEO身份的轉變,王勵弘說:“記不起來有哪些困難和挑戰,只是不斷做決策做選擇的過程。”
“如果說最大的感受那就是,ChatGPT出現后世界變化太快了。好在,瑞思教育現在是快速奔跑的狀態。”王勵弘補充道。
作者:王上
一本書洞察教育行業全貌,《教育科技這一年:教育+AI新紀元》火熱銷售中從業者必入,點擊小程序購買?
掃碼加入多知新書交流群,共同探討教育+AI的未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