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老金又漲了!
7月10日人社部公布最新方案,全國1.5億退休人員基礎養老金從今年1月起整體上調2%。
別看漲幅數字小,這次調整藏著三個關鍵變化,直接關系到每個人到手的錢怎么漲、漲多少。
養老金的算法更公平了,高齡老人和低收入群體被重點照顧。
這次調整不再是簡單普漲,而是精準"調結構"。定額部分普遍比去年多5到15塊,像上海、廣東能漲60元以上,低收入退休人員的飯碗端得更穩了。掛鉤調整變成"雙降雙升":工齡更值錢了,每干滿一年加2.2塊,比去年漲了近1塊錢;但養老金比例掛鉤降到0.85%。這對工齡長、原來拿錢少的老人最友好——山東的老李工齡40年,每月養老金3000元,算下來能多拿157元,實際漲幅超5%。另外,70歲以上高齡老人每月加發30到60元,偏遠地區按當地物價補10至80元,軍轉干部待遇也保底到當地平均水平。
方案藏著三個"頭一遭":延遲退休政策落地后的首次調整,給養老金池子加了安全閥;養老金并軌真正實現,機關單位和企業職工徹底用同一套算法;首次明確對月養老金低于3600元的中低收入群體傾斜。北京張大爺工齡35年,每月4800元養老金,調整后定額加工齡掛鉤再加比例調整,每月能多190元左右。各省正在敲定本地細則,本月底前公布,補發的錢最晚8月底到賬。
2%的漲幅看著不高,但結構優化才是真章。工齡長的普通職工、偏遠地區的老人、養老金偏低的群體成了最大受益者。養老金并軌掃清了最后的不公平,延遲退休讓資金池更穩當。這種調整比單純拼漲幅實在得多,細水長流才能讓養老錢袋子真正扛得住。
錢多點少點倒是其次,關鍵是政策別來回折騰。工齡值錢這個好,我們這代人誰不是埋頭干了幾十年?并軌早該搞了,同事退休就因單位性質不同,每月差出大幾百,憑啥?希望傾斜低收入的承諾真能落地,菜市場里多三十塊都能多買兩斤肉。現在就看八月底前,這錢能不能踏踏實實進賬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