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丨余暉
在整治“內卷”方面,近期,多地進行了部署。
7月17日,河南融入服務全國統一大市場建設工作推進會在鄭州召開,河南省委書記劉寧提到,“要統一政府行為尺度,實施招標投標領域改革攻堅,規范地方招商引資行為”。
同日,江西省委書記尹弘主持召開省委財經委員會第二十四次會議,提到“大力開展招投標領域突出問題系統整治,著力解決涉企執法和拖欠賬款問題,扎實做好招商引資工作”。
也是在7月17日,湖南省委書記沈曉明主持召開省委常委會會議,提到要打破“一畝三分地”思維定式,處理好有為政府與有效市場的關系,健全完善高質量發展考核體系,促進要素資源在更大范圍內順暢流動和高效配置。
資料圖
當前,我國正縱深推進全國統一大市場建設。
7月1日,中央財經委員會第六次會議提到,“建設全國統一大市場是構建新發展格局、推動高質量發展的需要,要認真落實黨中央部署,加強協調配合,形成推進合力”。
加快構建全國統一大市場,就必須整治“內卷式”競爭。
提到“內卷式”競爭,很多人都會想到光伏企業、電商行業、汽車企業等。毋庸置疑,這些行業都是當前“內卷”的高發行業,官方已采取多項舉措依法依規治理企業低價無序競爭。比如,7月18日,市場監管總局約談餓了么、美團、京東三家平臺企業,要求進一步規范促銷行為,理性參與競爭。
但“內卷”并不僅僅存在于企業之中。
地方政府之間“內卷”與企業之間“內卷”往往存在關聯性,有些地方政府的“內卷”行為不僅通過直接政策工具誘導企業參與非理性競爭,更通過績效制度和資源配置機制塑造企業的競爭模式。
7月4日,中國商業法研究會副會長孫晉在《人民法院報》上撰文談到了整治“內卷式”競爭。他認為,“內卷式”競爭不應僅局限于企業和行業,地方政府也是綜合整治“內卷式”競爭的對象。地方政府之間內卷具有源頭性,會影響和加劇企業和行業內卷,需要優先和重點整治。
地方政府的“內卷式”競爭,更多體現在招商引資方面。
一段時間以來,各地為“拼經濟”,招商引資“十八般武藝”層出不窮。但隨著競爭加劇,“內卷”愈演愈烈,一些地方開始“挖墻腳”,搞“補貼競賽”、打造“政策洼地”,甚至不顧發展實際,導致產業規劃同質化。
地方這種“血拼式”的招商模式,干擾了要素合理流動,降低了資源要素整體配置效率,阻礙了經濟循環暢通,一定程度上導致產業低水平重復建設和產能過剩,制約了全國統一大市場優勢的有效發揮。
如今,招商引資模式正在發生深刻變革。
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提到,規范地方招商引資法規制度,嚴禁違法違規給予政策優惠行為。近期召開的中央財經委員會第六次會議明確,“規范地方招商引資,加強招商引資信息披露”。
6月27日,十四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十六次會議表決通過了新修訂的《反不正當競爭法》。該法明確,國家建立健全公平競爭審查制度,依法加強公平競爭審查工作,保障各類經營者依法平等使用生產要素、公平參與市場競爭。
政府要發展經濟,不“卷”補貼,拼什么呢?拼服務,要比拼高質量的服務,比拼更優質的營商環境和產業生態。
只有轉變理念,才能破“卷”而生。
歡迎下載“北京青年報”客戶端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