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 鞏悅悅
7月19日,第二十三屆山東高招會高職(專科)場開幕!展會入口,整齊排列的海報展板吸引了高考生和家長駐足。記者注意到,這是由齊魯晚報·齊魯壹點開設的《職業先鋒》新聞專欄,8期報紙版面對應的是8所高職院校的特色專業,聚焦職校生如何用一技之長贏得出彩人生。
地鐵訂單班的學生還沒畢業就被預定,寵物醫療技術專業的畢業生三年就成了技術主管,水產養殖專業的畢業生遍布沿海各大水產養殖企業,電子商務現代學徒制班的學生在校就能領工資……展板上,這一幕幕鮮活的故事發生在山東,職業教育正書寫著一個個精彩的逆襲故事。
記者在深入蹲點山東高職院校的過程發現,以山東職業學院為代表的職業院校正通過專業建設創新,有效撬動學生就業質量提升。該校“地鐵訂單班”等特色培養模式,每年都會引發企業“搶人大戰”,目前已有8000名畢業生在全國21個城市的地鐵系統服務。
而曲阜遠東職業技術學院則開設了山東首個殯葬專業,并在去年迎來首批39名學生。該專業培養目標直指行業痛點,面向殯儀館、墓地、殯葬用品銷售公司等領域,培養兼具專業技能與人文關懷的復合型人才。為讓學生盡早進入實操崗位,該校計劃引入AI、3D 打印等技術,探索生態殯葬、數字整容等創新服務,回應老齡化社會的多元需求。
如果說殯葬專業是新興專業,那么古建專業一定是很多人印象里的“傳統”專業,甚至會想象老師傅們頭戴安全帽、身著樸素工裝,正在斑駁的屋檐下用最傳統的記憶,小心翼翼地修補著歷史的裂痕。但山東城市建設職業學院古建筑工程技術專業卻不止于此。隨著不斷發展,該專業已經從2010年40人的小眾專業,發展為了200人的頭號特色專業。
在山東勞動職業技術學院的“數字經濟產業學院”,錄取線410分的電子商務專業“現代學徒制班”,培養出了起薪過萬的“主播天團”。學校與山東網商集團共建的“前播后倉”實踐教學體系,讓學生從大一下學期就能參與真實項目。在這里,理論課僅占半年,其余時間都用于實戰。學生們通過三個階段的學習,從基礎技能筑基到崗位強化,最終在完整電商鏈條上練就真本領,很多人在畢業前就被企業預定。
這種產教融合的創新實踐并非個例。
在山東交通職業學院,70名濰柴現代產業學院的大二學生正在準備期末考試,下學期他們將直接進入企業實習。“我們實現了'入院即入職、畢業即就業'的精準培養。”該校黨委書記王心表示,產業學院每年為合作企業定向培養600余名人才,既提升了教學質量,又支持了企業轉型。隨著新能源汽車產業的快速發展,該校正聚焦新能源汽車、智慧交通等新興領域,培養更多高素質技術技能人才。
從電商直播到新能源汽車,山東省職業院校通過深化產教融合,正在走出一條人才培養的新路徑。為了弄清楚高職院校里哪些專業更吃香、哪些專業更有前景、哪些技能更有含金量,《職教先鋒》新聞專欄還會繼續挖掘高職院校產教融合如何讓專業與就業無縫銜接,高職生如何用一技之長贏得出彩人生,歡迎社會各界積極提供線索:qlwbyddx@126.com。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