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急管理部于2025年7月15日(星期二)上午10時舉行例行新聞發布會,通報上半年全國安全生產和自然災害情況,介紹防汛救災、災害監測預警、規范安全生產執法等有關工作進展,回應媒體關注問題。應急管理部新聞發言人、新聞宣傳司司長申展利主持,監測防火司司長楊旭東、防汛抗旱司司長徐憲彪、執法工貿局局長楊智慧出席。
由應急管理部新聞發言人、新聞宣傳司司長申展利主持,發布會主題是通報上半年全國安全生產和自然災害情況,介紹防汛救災、災害監測預警、規范安全生產執法工作進展。應急管理部監測防火司司長楊旭東先生、防汛抗旱司司長徐憲彪先生、執法工貿局局長楊智慧先生出席發布會。
應急管理部防汛抗旱司司長徐憲彪在會上表示在黨中央、國務院的堅強領導下,國家防總辦公室和應急管理部切實加強統籌協調,會同各地各有關部門全力以赴開展防汛救災,主要做了四個方面的工作。
一是強化部署與責任落實。
召開全國防汛抗旱視頻會議部署全年重點工作,通報2792名相關責任人,督促其到崗履職。
二是強化隱患排查與整改。
以行業部門為主導開展隱患排查,組織8個國家防總檢查組赴15個重點省份督導,專題部署外來人員防汛管理;7月9日出臺汛期施工工地安全管理九條硬措施,明確群死群傷事故提級調查、倒查追責,遏制相關苗頭。
三是強化研判調度與響應支持。
緊盯強降雨、臺風、洪水等過程,加密會商研判,27次啟動調整應急響應,派出21個工作組;聯合財政部預撥中央救災資金8.75億元,會同國家糧食和儲備局調撥中央搶險救災物資。
四是強化轉移避險與救援保障。
落實預警響應聯動及“叫應”、跟蹤反饋機制,提前轉移危險區人員;預置4萬余名搶險救援力量、翼龍無人機等裝備,強化多災易災邊遠鄉村保底通訊裝備;國家綜合性消防救援隊伍累計出動3.8萬余人次,營救和疏散群眾1.1萬余人。
應急管理部監測防火司司長 楊旭東在會上表示自然災害綜合監測預警工作難度大、挑戰性強。應急管理部立足 “全災種、大應急”,通過新技術與 “老把式” 結合,提升監測預警能力,確保預警到重點地區、叫應到重點人群、應用到關鍵場景,為避災避險、應急準備爭取時間,為風險評估、搶險救援提供支撐,主要開展了四方面工作:
一是強化會商研判。
堅持預防在先、發現在早、處置在小,完善災害風險形勢會商制度,組織國家防災減災救災委員會成員單位開展綜合風險會商研判并發布結論;部內建立災害風險周研判和汛期每日會商機制,及時發出風險提示。
二是加大科技賦能。
建成運行國家自然災害綜合監測預警平臺,接入 6 個涉災部門 50 余類實時監測預報預警數據及全國自然災害綜合風險普查 30 余類災害數據。
三是加強遙感監測。
建立重大災害社會力量無人機應急合作機制,600 余家單位、2000 余架無人機參與,形成中東部 2-6 小時、西部偏遠地區 12 小時內應急響應能力;發揮民、商等衛星資源優勢,完善衛星遙感應急監測機制,支撐險情災情研判、失聯人員搜救和救援隊伍作業,入汛后在南方多地洪澇地質災害勘察中發揮重要作用。
四是筑牢人民防線。
推進災害風險隱患信息報送工作,指導各地建設和培訓報送隊伍,目前達 115 萬人。
應急管理部執法工貿局局長楊智慧在會上表示今年 5 月,應急管理部印發《安全生產考試機構和考試點管理規定》及配套《考試點建設標準》,將于 10 月 9 日施行。《規定》規范了考試機構、考試點、考務人員、考試方式、考務管理、監督管理等方面,從 “嚴管” 和 “便民” 角度推動各地規范開展安全生產考試,突出 “兩明確” 和 “兩強化”:
一是明確 “考培分離” 要求。
承擔考試任務的考試機構、考試點不得從事相關培訓;監管部門可自行建設或委托直屬事業單位建設考試點,資源缺口時可委托職業院校等補充,逐步形成公正高效的考試體系。
二是明確考試點建設條件。
規定了考試點管理制度、場地、設備設施等軟硬件要求。電工作業、焊接與熱切割作業、高處作業3個作業類別的特種作業人員數量占到全國總數的近九成,要求考試必須使用真實設備,考試承載能力不少于5000人次/年,推動考試點建設集約化、規范化。
三是強化考試點監督管理。
對考試設備管理不到位等違規行為,暫停考試業務并督促整改;對 “考培不分” 等違規且逾期未改的,停止考試業務;對縱容考試作弊等違法違規行為的,停止委托考試業務且不得再承擔考試工作,強化對違法違規行為的震懾。
四是強化便民利民服務。
原則上每個設區的市至少確定 1 家考試點承擔 3 類作業考試,方便考生就近參考。
下一步,將指導各地按《規定》建成一批規范化考試點,提高考試質量和服務效能,為防范遏制事故提供支撐。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