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節的交替,反映著五行之氣的變化,春甲夏丙,秋庚冬壬,春暖夏熱,秋涼冬寒,就是四季的力量特點。冬春之交在壬甲,夏秋之交在丙庚,所以冬至逢壬數九,夏至三庚入伏,九隔九,伏隔十,反映著地氣溫度的變化。
夏秋之交在未月,未月開始于小暑節氣,到立秋之前結束,期間就是火氣隱藏,金氣顯現的過程,也就是金火交替的過程。立秋之前屬夏季,火氣當了,金氣遇火而不得不伏藏,是以庚金的伏藏,來反襯火氣的強旺。
立秋之后到申月,金氣當令,則庚金不藏。金為秋涼,于是申月的庚日,就是金氣強旺之日。金氣強旺,則涼氣顯現,于是立秋逢庚入末伏,二庚出伏,標志著暑氣結束,涼氣顯現。所以入伏在庚日,出伏也在庚日,入伏在未月的庚日,出伏在申月的庚日。
書云:四時代謝,皆以相生。春以木代水,夏以火代木,冬以水代金,獨秋以金代火,金畏火克,故至庚日必伏。伏者何?金氣伏藏之日,隱伏避炎暑也。此時陰氣迫于殘陽,伏而不升,是為金畏火而伏,故三伏皆庚日。
所以整個三伏天,就是金與火對抗的過程,以立秋節氣為分界。夏至三庚入初伏,四庚入中伏,五庚閏中伏,假如有六庚七庚,只要在立秋之前,依然是中伏。當然十日一庚,不可能有六庚,也就不可能有三個中伏。
立秋之后,申月逢庚,金氣強旺,涼氣顯現。二庚出伏,標志著暑氣結束。所以立秋之前的每一個庚日,都是溫度上升的標志,此時庚金越強,則溫度越高。而立秋之后的庚日,是金氣強旺的標志,此時金氣越強,則涼氣越強。
金為少陰,是水的長生之地,也就是祖先的長生之地。火為老陽,老陽就是老人。三伏天金火交替,癸氣逐漸出現,則宜靜不宜動,隱伏不出而避炎暑之氣。書云:三伏日,不可嫁娶,傷夫婦,不吉。伏日萬鬼行,故盡日閉戶,應早歸,不涉他事。
人在大氣中,一切讓人不順的氣場,都被統稱為鬼。書云:夫人之心,既不正而陰矣,則是失其人道之常,而入于幽昏之境,自妖自誕便生于心。既生于心,便眩于目,而恍惚之際,若有魑魅魍魎之屬,見其形而舞其靈者,蓋心中自邪,即是心中自鬼也。
此時火藏于未庫,金氣顯現,整個地氣處于金火交替,火炎土燥之時。火土之力強旺,庚金伏藏而入伏,必定導致腎水之氣衰弱,那就不宜再損耗水氣,所以三伏天要平心靜氣,夫妻分開住。正所謂:上士異床,中士異被,服藥百顆,不如一宵獨臥。
甜味入脾土,咸味入腎水,三伏天水弱而土旺,那就要減甘而增咸。書云:季夏之月,發生重濁,主養四時,萬物生榮,增咸減甘,以滋腎臟。是月腎臟氣微,脾臟獨旺,宜減肥濃之物,益固筋骨。卦值遁,遁者避也,二陰浸長,陽當避也,君子莊矜自守。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