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香港的歷史總是繞不開幾個關鍵詞,包括殖民和回歸。
然而,回歸之后,香港并非風平浪靜。
部分人借助西方勢力影響,公開質疑甚至否認香港屬于中國的事實,鼓吹所謂“港獨”。
其中最典型的就是梁頌恒。
他居然在2016年立法會宣誓儀式上舉起了條幅,上面赫然寫著“香港不是中國的”。
這一分裂行為,不僅觸碰了所有中國人的底線,也徹底激怒了社會各界。
包括一批平時低調務實的愛國商界人士。
他們公開發聲,聯合聲明譴責這些行為,要求清除這些破壞社會穩定的港獨分子......
梁頌恒
港英余孽
自1842年《南京條約》簽署,香港島及鴨脷洲被迫割讓給英國。
到1860年《北京條約》使九龍半島界限街以南和昂船洲也被納入英方管治。
香港在殖民者手中度過了一百五十多年。
1997年7月1日,五星紅旗與香港區旗一同升起,香港重回祖國的懷抱。
這段經歷讓香港人和全體中國人對國家統一有了更深的理解,也讓人對歷史的屈辱刻骨銘心。
香港回歸之后,經濟持續發展,金融與貿易優勢穩固,人均壽命位居全球前列。
然而,殖民時期遺留下來的教育體系與社會價值觀,讓部分年輕人缺乏對祖國的情感認同。
梁頌恒就是典型的例子。
梁頌恒
他1986年出生于香港,父親早逝,母親一人撫養兄弟二人。
1996年,梁母賣掉老房置換新居。
可以說,他的家庭條件不算拮據,比當時許多住在“籠屋”的香港基層家庭要好。
盡管生活尚可,梁母對社會的抱怨卻潛移默化地影響了梁頌恒,讓他從小對香港現狀心存不滿。
梁頌恒就讀于香港華仁書院,后進入香港城市大學。
在學業上,他成績不俗,擔任學生會會長,也積累了不小的社會資源。
可他的教育主要是西式體系,對中國歷史文化的灌輸有限。
而偏偏就是這類人,更容易對外部勢力產生依賴與崇拜。
梁頌恒
2014年,香港爆發的“占中”運動成為轉折點。
他開始活躍在各類抗議與激進活動之中,逐步成為“港獨派”的重要成員之一。
2015年,梁頌恒與其他跳梁小丑創立了“青年新政”。
他們打著“港人治港”、“命運自決”的旗號,洗腦和哄騙了不少不諳世事的年輕人。
他們利用選舉渠道切入香港政治,與傳統泛民陣營產生分歧。
隨著組織影響力擴大,梁頌恒成為其主要發言人之一。
梁頌恒
商界怒火
2016年10月,香港立法會舉行宣誓儀式。
梁頌恒等人在宣誓時,高舉印有“香港不是中國”的藍色旗幟,還叫囂著效忠所謂“香港民族”。
此外,他們還將英文誓詞中的“China”故意讀成歷史上充滿侮辱意味的“支那”。
這種踐踏底線的挑釁立刻引發全港乃至全球華人憤怒。
梁頌恒舉橫幅
“支那”一詞并非普通外來稱呼,而是充滿屈辱的歷史印記。
它源自古印度對中國的中性稱呼,但在甲午戰爭后被日本廣泛使用,后成為殖民者蔑視中國的工具。
二戰結束后,在中國的要求下。
1946年,盟軍最高司令部要求日本官方和媒體全面棄用這一稱謂。
因為它早已成為戰爭中施加屈辱的標志。
因此,梁頌恒故意使用這一稱呼,毫無疑問是在觸碰歷史與民族情感的底線。
梁頌恒
宣誓當天,立法會秘書長當即宣布兩人的誓詞無效,禁止他們參與隨后的會議和投票選舉立法會主席。
民眾的憤怒也在網絡和街頭同時爆發。
比如,香港三百名歷史文化學者在《大公報》上聯署,大力抨擊梁頌恒。
他們表示,革命先輩們經過一個多世紀的奮斗才讓中國擺脫“支那”污名,如今香港青年竟主動將這恥辱帶上立法會。
這種行為,完全是對七百萬香港市民和十三億大陸同胞的公然羞辱。
市民自發集結,先后兩次在立法會外示威,要求徹底取消兩人的議員資格。
兩名香港城市大學的學生還發起聯署起訴,短時間內收集了近四十萬份簽名。
在各方壓力之下,香港高等法院判決兩人宣誓無效并取消議員資格。
兩人不服,提出上訴,但終審法院最終駁回,維持原判。
同時,香港法院還判定他們及其他在立法會強行闖關的支持者,需承擔巨額法律費用。
隨后,梁頌恒等人因非法集結被各判監禁四周。
顯而易見,這些判決證明,香港的法治在應對政治挑釁時展現出穩定與權威。
事件激起的不僅是公眾情緒,也點燃了商界的怒火。
梁頌恒
不久后,內地近百名知名企業家聯合在官方報紙刊登聲明,嚴厲譴責梁頌恒等人。
大家一致認為,梁頌恒等人驗證侮辱中國人民、破壞香港繁榮穩定。
公開要求他們“滾出香港”、“滾出中國”。
名單中包括多位重量級商界人物,如馬化騰、姚振華、馬介璋等。
對于這些平時鮮少介入政治的商人來說,公開表態并非輕率之舉。
但他們認為國家尊嚴與香港穩定是不可觸碰的底線。
商界聯名發文
梁頌恒在被取消議員資格后,還屢教不改,拒絕償還約93萬港元的議員津貼和預支資金。
結果被香港高等法院發出破產令,房產、車輛及其他資產被清算抵債。
2020年,他偷偷潛逃至美國,申請政治庇護。
可現實并未如他所愿,當地華人群體普遍排斥他,主流社會也沒有給予特殊待遇。
他的生活陷入困境,甚至一度被曝露宿街頭。
結局可以說是大快人心。
梁頌恒
其實,不只是梁頌恒。
包括與他同時期崛起的游蕙禎,以及后來參與2019年香港暴亂的黃之鋒等人。
最后的結局都不太好。
比如黃之鋒,現在還在監獄待著呢。
而那些逃往國外的亂港分子,由于失去了政治價值,壓根就不被外國主子重視。
黃之鋒被捕
結語
從鴉片戰爭的歷史,到香港回歸后的社會動蕩。
梁頌恒和游蕙禎的行為是殖民影響、外部勢力滲透與個人私欲交織下的產物。
他們在立法會的挑釁,不僅觸碰了所有中國人的情感底線,也讓本就動蕩的香港局勢雪上加霜。
最終,他們被法治和社會雙重淘汰,成為被各界拋棄的人。
這起事件也讓外界看到,平日低調的愛國商人,在國家尊嚴與社會穩定受到挑戰時,愿意挺身而出。
他們的憤慨與聯合行動,體現出對香港繁榮和國家利益的共同維護。
事實證明,背叛國家、出賣民族利益的人,無論當下看似多風光,最終都難逃被社會唾棄和歷史拋棄的下場。
信源:中國青年網 2016年11月2日 關于“馬化騰聯署內地商界抗議“港獨”議員:滾出中國(圖)”的報道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