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驗是最好的老師!
你好,我是蓁蓁,一個80后寶媽~
家有12歲兒子,在科學養娃的路上,邀你一路前行……
記得有一年暑假,我給兒子報了三門補習班,日程表天天排滿。
結果才過兩周,他就開始天天抱怨,開學后成績大幅下滑,學習動力一落千丈。
后來暑假,我就換了種方式。
把暑假還給孩子,帶著他做些“不著調”的事,卻意外收獲了孩子的蛻變。
下面9件事,看似不著調,卻能悄悄拉開孩子的人生差距!
一、三感計劃
“這個暑假你想升級什么新技能?”我問Coco。
他瞬間來了精神,說:“滑板!還有吹口琴!”
我們拿出彩筆一起畫計劃表,他堅持要在周三下午留白,說這是探索日,他要自由安排!
這樣定的計劃讓孩子有自主感、勝任感和歸屬感!
能瞬間點燃他的行動力!
二、當家作主
每周六,我都會把掌家權交給Coco,每天幾點起床、幾點吃飯、幾點出門,都聽他的安排。
包括當天的支出,也提前定好預算,由他掌握全部的錢,出門了我和他爸想買什么,都要找Coco拿錢。
他瞬間體會到了當家長的不容易,也開始精打細算,開始管理我和他爸的欲望。
一天下來,大腦前額葉皮層異常活躍,責任感爆棚。
三、集體不插電
每周策劃一天,全家集體不插電。
假裝停電了,我們能干點啥呢?
把家里的益智桌游全都玩一遍;把小區樓下的健身器材都練一遍;實在無聊了,就去郊野公園搭帳篷,搞個野外燒烤……
用親子時光置換手機藍光,孩子的眼神更自信,跟父母也更親近了。
四、浪費一小時
下午三點,兒子趴在窗臺邊上看車流,整整一小時就這么過去了。
奶奶著急地推推我:“快讓孩子背單詞去!”
我笑著搖頭,孩子發呆時的“神游”狀態是最寶貴的,能激發創造力!
放暑假了,每天浪費一小時又何妨?
五、殺進廚房變大廚
說出來可能你都不相信,很多平時我嫌麻煩,或者覺得復雜,不愿意做的菜,Coco在暑假都做給我吃了!
他可不是天生就會做飯,而是我舍得讓他進廚房,即使他把臺面弄得一團糟,蔬菜碎屑搞得滿地都是,我也會默默幫他收拾。
就這樣鍛煉了兩個月,他就能做大部分家常菜了!
生活體驗是自信的源泉!
當Coco在手機里看到一款美食視頻時,他總是很有信心,他能復刻做出來!
這就是生活帶給孩子的自豪感,這終將沉淀成為他的生命底色。
六、偶爾擺個攤
Coco第一次擺攤是賣舊書、舊玩具,三個小時掙了15元,他開心得不得了,買了三個冰激凌請我和他爸爸吃。
真實的收入,能讓他看到勞動的價值,幫助樹立正確的金錢觀。
后來他還想過很多其他的掙錢方式,比如拍視頻、做手工、幫鄰居爺爺遛狗……
七、拍攝日記
既然不愿意寫日記,那就用手機記錄暑假片段吧!
小兔子第一次跳躍上沙發,喇叭花第一次開花,學輪滑時膝蓋的淤青,這些剪輯在一起,快開學的時候看看,特別有紀念意義!
八、花式泡透圖書館
我們這里的圖書館很大,Coco小時候看兒童借書區,長大一些了就開始涉足成人借書區。
每年暑假,我們去圖書館,總能有新發現。
原來圖書館里還有自習室,那是一座難求,我們試過提前一小時排隊,就為了能有一席之地。
原來圖書館里還有電子借閱區,可以看電子書的!
原來還可以在書里夾個書簽,寫上自己讀完這本書的感悟……Coco就翻到過別人的留言。
九、廢話臥談會
關掉頂燈,只留月光灑滿臥室,我和Coco的話匣子這就算打開了!
“今天最棒的事是哪一件?”我們經常嘰嘰喳喳說個不停,好像每一天都很精彩,很舍不得結束一樣!
人生就像是一幅中國畫,那些留白恰恰是光照進來的地方,為孩子注入了蓬勃的生命力。
暑假你會帶孩子怎么過呢?
歡迎關注+點贊+分享,讓更多家長看到噢!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