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北京日報
原標題:一小時交通圈重塑京津冀時空版圖
7月18日,雄忻高鐵保定東特大橋跨京港澳高速連續梁中跨施工加快推進(無人機照片)。 新華社發
第十二屆世界高速鐵路大會日前在北京舉行,中國高鐵備受關注。飛馳的高鐵列車,正在重塑京津冀大地的時空版圖。截至2024年底,區域內高鐵運營里程已達2669公里。在這個高鐵網絡中,周末旅行“說走就走”,產業同城時代悄然開啟,優質醫療資源精準“滴灌”到家門口。軌道延伸之處,一幅融合共生、活力奔涌的京津冀新圖景正加速繪就。
便捷通達收獲松弛感
7月初,上班族陳悅早就與朋友約好,周五下班后一起去崇禮過周末。周五晚上的G7837次列車,從清河站到太子城站,全程約1小時,就能實現空間轉換。
第二天他們沒有早起,中午去太舞酒店的宜二招(北京宜賓招待所太舞分店)餐廳就餐。陳悅說:“這家店的總店在北京東城區,每次都要排長隊,特別火,但是崇禮這家分店不需要排隊,味道和北京也差不多,挺好吃的。”午飯后則更加愜意,陳悅與朋友乘坐太舞小鎮的纜車上山消磨時間,“山上很涼快,我們在那兒坐了大半天,看專業選手玩山地車,”對已經習慣了北京快節奏生活的陳悅來說,能夠漫無目的地在山上吹著涼風、賞著美景是非常難得的休閑。周日下午,享受過悠閑周末后,陳悅與朋友乘坐D9266次列車從太子城返回清河,“周末適度休息,心情放松,周一上班也更有精神了”。
在社交媒體上,避暑寶地、歐式小鎮、小阿勒泰等標簽,讓崇禮聲名鵲起。與此同時,唐山的河頭老街、承德的元寶山商街、滄州的大化工業遺存文化區頻頻“出圈”,吃住游上價格相對低,也讓游客得到實惠。從北京出發,高鐵1小時就可到達心儀的目的地。更重要的是,在便捷交通支撐下,游客能“瞬間”獲得松弛感。
高鐵激活產業發展“磁場”
“這里仿佛是一片強大的磁場,不斷吸引著機器人產業的企業和人才匯聚。”在唐山高新區,河北第六鏡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楊勝為指著眼前火熱的生產、測試場景對記者說。
第六鏡公司總部位于北京,將生產基地設在了唐山,唐山高新區建立了怎樣的“磁場”呢?楊勝為看來,首先就是交通優勢。京唐城際鐵路唐山西站就位于唐山高新區,唐山西站到北京站約1小時。“公司距離唐山西站僅有不到3公里,通勤便利方便員工交流和業務開展。”他說。
此外,唐山高新區的機器人產業集群優勢則是給企業提供了廣闊的發展空間。在河北第六鏡公司,工作人員正在進行智能傳感高端裝備生產設備的調試。高溫狀態下的鋼鐵型材,從一臺像CT機一樣的設備中穿過,就能檢測出輪廓尺寸及表面質量是否達標。“這臺熱態長材雙模態智能質檢機器人可以實時檢測常見的結疤、劃痕等缺陷。”楊勝為告訴記者,公司正圍繞煤焦化工、汽車等生產制造行業的質檢、分揀等工序推動產品落地。憑借“2D+3D”視覺檢測系統、機械臂協作執行等先進技術,公司與上下游企業不斷密切合作對接,已成為唐山市近30家企業的合作伙伴。
2024年5月,京津冀·“機器人+”產業園在唐山高新區正式啟動,唐山機器人產業和京津優質創新資源無縫對接,通過聯合攻關,加快科技成果轉化,進一步推動機器人產業高質量發展。記者了解到,北京城市副中心站樞紐預計年底基本建成。投運后,通過京唐城際鐵路,城市副中心站與唐山市實現半小時通達,將進一步提高兩地的產業交流協作水平。
優質醫療資源精準“滴灌”
清晨7時11分,G485次高鐵準時駛離北京西站。43分鐘后,列車抵達保定東站。幾位行色匆匆的特殊乘客快步下車,直奔北京兒童醫院保定醫院——他們中間就有北京兒童醫院心臟內科副主任醫師崔烺。
這條熟悉的高鐵線路已陪伴崔烺奔波了4萬多公里。從事射頻消融工作16年的崔烺,是京保醫療協同的深度參與者,自2018年起便開啟了“雙城生活”。
每周二、四出門診,周三查房做手術,在保定的工作任務雖重但有條不紊。“崔主任,我們之前去北京找過您,今天特意來保定掛了您的號。”診室里,一位年輕媽媽拿著孩子的病歷和檢查結果遞給崔烺。“這是典型的心室預激,是先天性的,可能需要手術治療,您下周帶孩子來做進一步檢查吧。在保定做手術比北京報銷比例高,環境也好,對你們更方便。”崔烺認真翻閱著病歷,對患兒媽媽說。2023年起,崔烺開始擔任北京兒童醫院保定醫院心臟內科副主任,在保定順利開展了先心病及心律失常介入手術,極大提高了保定院區心臟內科診療水平。“我對這里有很深的感情,保定已經成為我的半個家。”崔烺說。
北京兒童醫院保定醫院前身是保定市兒童醫院,雖建院60多年,但因醫療水平滯后、專科人才短缺等問題,保定的很多患者還是舍近求遠到外地看病。2015年,保定市兒童醫院由北京兒童醫院托管,成為京津冀協同發展中首家跨省托管的公立醫療機構。十年來,共有420多位、2.1萬人次北京專家來到保定,診療患者5.4萬人次。僅2024年,北京專家門診診療患者15038例,會診住院疑難病例4059例,開展專家手術3033例。
一條高鐵,縮短了京保間的時空距離;一場托管,打通了優質醫療資源流動的“動脈”。看得見、摸得著的協同實效,正不斷增強保定及周邊百姓的獲得感與認同感,成為京津冀公共服務共建共享的生動注腳。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