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新版《防衛白皮書》剛發布就被中國外交部“拍桌怒斥”,39頁的“中國威脅論”里竟連解放軍戰機數量都抄錯,這種低級錯誤背后,是日本政府精心策劃的“危機營銷”。
2025年7月,日本防衛省發布的這份白皮書用39頁篇幅渲染“中國威脅”,將中國定義為“前所未有的最大戰略挑戰”,卻連最基本的軍事數據都漏洞百出。中國國防部發言人蔣斌直接點名批評:“日本連軍機數量都數不清,憑什么讓別人相信它的‘戰略判斷’?”更關鍵的是,這份白皮書不僅炒作“中國威脅”,還公然干涉中國內政,在臺灣問題上指手畫腳,甚至數據造假、雙標操作,引發中方罕見強硬反擊。
日本自衛隊(資料圖)
日本這份白皮書的核心邏輯是“威脅渲染+數據包裝+行動借口”。在炒作“中國威脅”方面,白皮書將中國列為“最大戰略挑戰”,指責中國“單方面改變臺?,F狀”,甚至宣稱中國軍機“頻繁侵犯日本領空”——但事實是,中國軍機只是在公海正常飛行。
更荒謬的是,白皮書的數據錯誤比比皆是:宣稱中國擁有600枚核彈頭,2030年將破千枚,但國際權威機構斯德哥爾摩和平研究所的數據顯示,中國實際戰備核彈頭僅24枚;抄襲美國五角大樓報告時還“縮水”,美方稱中國有300套洲際導彈發射裝置,日本卻寫成“截至2025年僅有200套”;軍機數量更是混亂,殲-16從292架變成“100多架”,又跳回312架,殲-20產能被描述為“逐年下降”,完全違背軍事常識。
在干涉中國內政方面,白皮書公然反對“單方面改變臺?,F狀”,實質是否定中國統一臺灣地區的正當權利。盡管此前日本政界“臺海有事即日本有事”的論調有所收斂,但這份文件無疑給島內分裂勢力傳遞錯誤信號,讓他們誤以為日本可能介入臺海局勢。中國外交部發言人林劍明確警告:“臺灣回歸中國是二戰勝利成果的一部分,日本必須恪守中日四個政治文件承諾,停止在臺灣問題上玩火。”
石破茂(資料圖)
面對日本的惡意挑釁,中方反應迅速且強硬。外交部罕見發火,發言人直接“拍桌駁斥”,要求日方“停止造謠生事”。國防部更是一針見血地指出:“日本渲染‘中國威脅論’不過是為自身擴軍尋找借口?!苯Y合白皮書強調發展“反擊能力”、研發遠程導彈,以及配合美國在日部署“堤豐”中導系統的動向,中方明確表示,日本的軍事部署已超出“自衛”需求,實質是突破“和平憲法”約束、重走軍備競賽老路的野心。
2025年對中日關系而言具有特殊意義,既是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80周年,也是臺灣光復80周年。國際社會對維護戰后秩序有高度共識,任何挑戰二戰成果的行為都將遭到包括中俄在內的國際社會共同反對。中國作為二戰勝利國和聯合國安理會常任理事國,有充分法理依據和道義責任對日本的越界行為采取反制措施。
中國臺灣(資料圖)
日本的“39頁報告”不僅是數據的荒誕,更是戰略的冒險。它低估了中方的戰略定力,更錯判了國際社會的正義立場。正如中方所強調:“唯有正視歷史、尊重鄰國核心利益,才是日本實現長遠安全的唯一正道。”若日本繼續在錯誤道路上狂奔,終將自食其果——當連解放軍戰機數量都數不清時,其所謂的“戰略判斷”又何談可信?中國維護國家主權和領土完整的決心堅定不移,任何外部勢力企圖阻撓統一大業,都注定失敗。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