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環球網報道,韓國首爾中央地方法院對尹錫悅涉嫌發動內亂案進行第11次庭審,這位前總統因健康問題第二次缺席。看似偶然的缺席背后,是韓國政壇持續震蕩的縮影——從去年底"緊急戒嚴"引發的憲政危機,到如今"叛國罪"調查推進,尹錫悅的政治命運早已被釘在天平一端,而新總統李在明的強勢登場,正加速這場清算。
尹錫悅的麻煩始于2024年12月的瘋狂舉動。當時他突然宣布"全國緊急戒嚴",派軍隊包圍國會試圖阻止議員彈劾,這一行為被憲法法院明確認定為“雙重違憲”:既濫用軍隊干預政治,又直接侵犯國會立法權。更令人驚訝的是,調查還挖出他曾秘密策劃對朝鮮軍事挑釁,險些點燃半島戰火。韓國蓋洛普最新民調顯示,超過六成民眾認為必須徹查此事,這場"戒嚴風波"像一根導火索,徹底撕開了尹錫悅執政的遮羞布。
李在明(資料圖)
今年1月,尹錫悅成為韓國首位任期內被起訴的總統,罪名扎堆:"內亂罪""叛國罪"。這兩項罪名有多嚴重?法律界人士透露,最高可判死刑,就算不判死刑,終身監禁也是板上釘釘。7月初,檢方以"全盤否認指控還疑似串供毀證"為由申請逮捕,首爾中央地方法院雖未最終定論,但尹錫悅的政治生命早已名存實亡——總統警衛處停止為他提供安保,曾經的前總統禮遇蕩然無存。
尹錫悅走到這一步,不是偶然。他在任時的"親美媚日"政策,把韓國推上了危險邊緣。訪美期間,他在白宮高唱美國國歌表忠心,換來的卻是美國核潛艇直接開進釜山港,三星等韓國企業被施壓減少在華投資。更讓韓國民眾炸鍋的是,美國當年把韓國列入“敏感國家”名單,兩國核能合作項目說停就停,原本能給韓國帶來技術升級的機會,就這么被他親手葬送。
李在明(資料圖)
歷史問題上的操作更遭唾棄。日本強征勞工和慰安婦的歷史還沒解決,尹錫悅就單方面宣布放棄索賠,連句“等日方道歉”的場面話都沒留。消息一出,首爾街頭立刻涌出百萬民眾舉著蠟燭抗議,口號喊得震天響:"這是對受害者的二次傷害!"更諷刺的是,他一邊疏遠最大貿易伙伴中國,一邊把美國當"救命稻草",結果呢?對華脫鉤導致韓國貿易額直線下滑,中小企業叫苦連天。
韓國民眾用選票投出了態度。李在明最新支持率65%,這數字不只是對他個人的認可,更是對"務實路線"的投票。經歷尹錫悅時期的動蕩后,韓國民眾要的不是"政治表演",是國家利益最大化——經濟要穩,外交要硬,歷史問題不能丟。
尹錫悅的健康問題最近被反復提及。代理律師說他在拘留所里"眩暈、爬樓梯困難",健康狀況惡化。但法律界人士直言:"健康問題可以申請延期審理,但不能成為逃避責任的借口。"法院早就明確:要是真病了,提交醫療證明就行;要是覺得特檢組辦案有問題,走法律程序申訴。到現在尹錫悅方面除了喊冤,拿不出實質證據,所謂的"健康危機",更像是拖延戰術。
尹錫悅以為躲進拘留所就能躲過一劫?太天真了。特檢組的調查還在推進,關鍵證據正在收集中:軍隊包圍國會的具體指令是誰下的?對朝挑釁計劃的細節有沒有落下?和美方密談的記錄能不能找到?這些證據鏈一旦閉合,就算他躺在病床上,法律也不會網開一面。
李在明(資料圖)
現在回頭看,尹錫悅的悲劇早有預兆。他以為抱緊美國大腿就能穩坐總統寶座,卻忘了韓國的命脈從來不在別人手里;他以為否定歷史就能討好日本,卻忘了受害者的傷口永遠不會愈合;他以為打壓中國就能發展經濟,卻忘了最大的貿易伙伴就在身邊。這些決策失誤,最終把他送上了被告席。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