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美國總統特朗普在白宮簽署“全面遏制芬太尼販運法案”時,公開對中國表達感謝。這一舉動打破了全球對中美關系的慣常認知,也讓世界媒體為之一震。
權威民調數據顯示,超過60%的美國受訪者認為中美關系正在發生歷史性變化。短短數周間,中美互動層層升級,特朗普對華態度急劇轉彎。發生在中美之間的這一切,背后究竟隱藏著怎樣的國際博弈與利益驅動?
“感謝中國”:鏡頭下的轉身
7月16日,特朗普在白宮面對全球媒體,罕見地提及中國在打擊芬太尼問題上的“密切合作”。這番發言發生在他正式簽署“全面遏制芬太尼販運法案”之際,現場氣氛凝重。與他以往對中國指責的態度形成鮮明反差。
過去一年,特朗普不止一次把中國歸為芬太尼流入美國的罪魁禍首,以此為由對中國商品加征最高20%的關稅。
“毒品來源是中國”“中國讓我們損失了幾千億美元”幾乎成為他的口頭禪??稍谌蛑辈ョR頭前,他突然開始感謝中國,這讓現場記者和全球政經觀察者都難以置信。
這一變化并非偶然。權威情報披露,特朗普這一“感謝”背后,是美國政府一系列對華政策軟化動作的集中體現。
從對中國留學生、技術出口到能源貿易,白宮的限制措施正一項項解除。每一個舉動都在渲染著中美合作的新氣氛。
“訪華籌備”:一場外交競速
6月5日,中美兩國領導人完成了一次意義重大的通話。中方重申了“平等協商、互利共贏”的原則,特朗普則罕見地公開贊揚中國的經濟表現,并承諾繼續遵循一個中國政策。這次通話后,白宮迅速收到了來自北京的正式訪華邀請。
隨即,特朗普及白宮對外證實,正積極準備新一屆總統任期內的首次訪華。美國媒體援引白宮高層消息稱,特朗普有望率領大批美國商界代表團,今年晚些時候訪華,尋求在能源、科技、制造業等領域深化合作。白宮已經為此制定了詳細的出訪計劃。
值得注意的是,特朗普的對華態度在收到訪華邀請后全面“軟化”。不僅在公開場合收斂了以往的鷹派言論,在對華政策會議上也不再是最強硬的聲音。美國政府一系列對華政策調整,正將中美關系推向“實質性緩和”。
6月6日,美國恢復了中國留學生赴哈佛大學的簽證辦理。7月2日,美國通知本國能源企業,取消了對華乙烷出口的所有限制。同日,EDA芯片設計軟件的出口許可也被撤銷。7月3日,噴氣發動機核心部件的對華出口管制解除,通用電氣等公司重新獲得供應中國的資格。
7月15日,英偉達獲準恢復H20芯片在中國銷售,并專門推出了適應中國市場的新款GPU。這一連串的“松綁”措施,正是美國兌現中美倫敦會談和“補充諒解”協議成果的具體舉措。中國商務部也同步宣布,對美方所需的稀土出口申請進行依法審核,展現合作誠意。
這一切表明,中美新一輪經貿談判箭在弦上,關稅、芯片、市場準入等議題成為雙方新一輪博弈的焦點。美國政府對高科技出口管制的逐步放松,正為特朗普訪華之路掃清障礙。
“示好”背后的多重壓力
美國國內環境正發生急劇變化。根據《新聞周刊》最新民調,特朗普支持率降至歷史新低。不少美國人認為,他的關稅政策沒有帶來經濟復蘇,反而推高了物價,引發民生困境。與此同時,“愛潑斯坦案”不斷發酵,要求公布名單的呼聲高漲,對特朗普的政治形象造成沖擊。
特朗普宣布有意解雇美聯儲主席鮑威爾,引發金融市場劇烈波動,美股三大指數全線下跌,美元指數回調,美債收益率上揚。美國經濟和政治雙重壓力,讓特朗普政府急需在外交上取得突破。
芬太尼泛濫更成為美國社會難以承受之重。美國疾控中心(CDC)數據顯示,2023年美國因芬太尼死亡人數突破76,000人,比2018年幾乎翻倍。立法困境、社會焦慮與輿論壓力,讓白宮不得不把“與中國合作”擺上優先議程。
美國政府近期連續釋放政策“松綁”信號,背后是中美倫敦會談達成的“補充諒解協議”逐步兌現。中國依法審核稀土等關鍵物項的出口,美方則同步取消部分對華限制。英偉達、通用電氣、軟件公司等美國企業重新獲得中國市場的機會。
這些舉措不僅是對協議的落實,更是為新一輪貿易談判搭建“信任基礎”。關稅、芯片、能源、市場準入成為雙方關注焦點。中美代表團已經開始就相關議題進行預談判,雙方都在為即將到來的正式談判“熱身”。
“感謝”是外交手段,更是現實考量
特朗普對中國的“感謝”,并非偶然出口成章,而是高度計算的政治動作。對國內,他需要在外交上樹立“善于處理大國關系”的形象,以穩定支持者和美國社會的信心。對外,他希望通過示好換取中國在關鍵議題上的讓步,尤其是貿易、科技和稀土等領域。
訪華計劃本身,就是特朗普應對國內外困局的一項“重要外交動作”。通過合作緩解對華壓力,為自己贏得更多國際和國內的談判籌碼。每一個“感謝”,都在推動中美關系向更深層次的互動邁進。
中國外交部對特朗普的“感謝”表示歡迎,但明確指出芬太尼問題的根源在美國自身。發言人林劍強調,美方無視中方善意、以芬太尼為由對中國加征關稅,嚴重損害中國利益。中方要求美方以平等、尊重和互惠的方式進行對話,拒絕單方面妥協。
中方始終堅持,中美關系的本質是互利共贏。只有美方展現真正的合作態度,中美關系才能實現實質改善。中國對美方的“示好”保持高度警覺,強調“看行動不看表態”,在后續談判中堅定維護自身正當權益。
參考資料:
財聯社:2025-07-18 16:54:中美90天關稅窗口倒計時,外企鏈博會“趕集”:美國參展商逆勢大增,日企借RCEP將東南亞產能轉入中國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