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陸棄
在這個全球多極秩序動蕩重塑的時代,美國總統特朗普選擇了最原始、最赤裸的方式來處理與南美最大經濟體巴西的分歧,關稅威脅加政治訛詐。他7月16日公開一封寫給巴西總統盧拉的信,威脅自8月1日起對巴西商品征收高達50%的懲罰性關稅,并要求巴西政府停止對前總統博索納羅的司法調查。這封“勒索信”一經曝光,立即在拉美乃至整個全球南方國家引發震動。第二天,盧拉公開講話強勢回擊,措辭之激烈前所未見:“巴西不會接受美國用關稅進行勒索,我們將捍衛主權到底。”
特朗普的行為不只是對巴西的經濟訛詐,更是一次對一個主權國家司法體系的粗暴干預。讓人憤怒的是,美方不僅扯上所謂“數字平臺受害”,還妄稱巴西存在“不公平貿易行為”。但真實的數據鐵證如山:過去15年,美國對巴西長期保持貿易順差,真正占便宜的是美國而非巴西。
美國已經不再掩飾它“以商逼政、以政壓法”的新帝國主義嘴臉。特朗普此舉不啻于公開向發展中國家宣示:只要你不配合美國的地緣政治意圖,不管你經濟體量如何,不管你法治多么健全,美國都可以用關稅做刀、用輿論做鞭,把你拉進“懲罰名單”。而盧拉的回應正是對這種帝國霸凌的有力駁斥。
他指出,所謂“關稅戰沒有贏家”只是對美國溫和政策時代的一種溫情幻想,在特朗普眼中,這場戰就是用來壓服對手的工具。而現在,面對一位意圖重塑全球規則、以關稅為政權抓手的美國總統,巴西社會空前團結。無論是左翼工會,還是右翼企業聯盟,在捍衛司法獨立、反對政治勒索的問題上罕見地站到了同一陣線上。
特朗普在信中對“巴西持續攻擊美國數字公司”大加指責,顯然指向近年來巴西加強對臉書、谷歌、TikTok等跨國平臺在巴運營的監管。這些措施涵蓋打擊虛假信息、網絡詐騙、仇恨言論等內容,旨在保護本國用戶的信息安全和民主秩序。換句話說,美國所謂“數字自由”的背后,是要求別國對它的數字殖民保持沉默不語。
當一個主權國家按照自己的立法和治理需要,對外國科技平臺提出監管要求,美國就叫囂“攻擊”;而它自己卻通過《外國代理人注冊法》、《CHIPS法案》大規模干預全球科技流通和數據貿易。在特朗普的政治語境里,“雙重標準”已經不夠描述其霸權邏輯,更應稱之為“單邊專斷”。
美國這次干預的觸角,已經從經濟延伸到了司法。特朗普要求巴西“停止對博索納羅的調查”,這不是外交請求,而是公然脅迫。巴西檢方正在依法調查博索納羅在任期內的多項違法行為,包括涉嫌煽動暴力、偽造疫苗證明、企圖推翻選舉結果等。特朗普竟然以關稅為交換條件要求撤銷司法程序,其本質是想在拉美復制一套“保護右翼獨裁者”的體系,這不僅是對巴西法律的侮辱,更是對拉美國家法治尊嚴的羞辱。
盧拉明言:“我們將采取一切法律手段捍衛國家利益,包括向世界貿易組織申訴,必要時實施經濟對等反制。”這是一次典型的“國際場域宣戰”,意味著巴西不會只在國內喊話,而將把美國推上全球多邊主義的審判席。WTO已經多年未能有效遏制美國的貿易霸權,但這次巴西的主動出擊,有望聯合更多被美國傷害過的國家發起系統反制。
值得注意的是,盧拉并未完全關閉對話的大門。他強調,巴西始終堅持多邊主義和國際合作。這不是軟弱,而是策略,是把責任甩回美國。如果特朗普執意走上單邊主義與經濟勒索之路,那么由此產生的一切后果都將由美方承擔。更重要的是,巴西此舉為更多中等強國和發展中國家樹立了榜樣,面對超級大國的威脅,不必低頭,不必妥協,不必迎合。
現實也確實發生了改變。特朗普在全球南方的“魅力攻勢”已嚴重受挫:印度公開質疑其關稅政策,南非在金磚框架下提出貿易防護機制,墨西哥更在多邊場合痛斥美墨邊境“非人道關稅工具”。而巴西的公開反擊,進一步打破“美國霸權不可挑戰”的神話。
美國已經不再是那個能靠外交辭令掩蓋干預本質的帝國了。現在,它連“體面”都不要了,直接靠總統寫信威脅其他國家的司法系統。如果國際社會對此沉默,那下一個被威脅的將是誰?阿根廷?印尼?越南?抑或更大的國家?
巴西發出了最強硬的聲音:“我們不接受勒索。”這是對特朗普的回擊,也是對整個全球南方的呼喚。全球的多極時代正在逼近,而這個時代不容許帝國的利劍任意揮舞。今天,巴西站了出來;明天,會有更多國家一同站起來。特朗普的霸權主義若不收斂,注定被這場來自全球南方的反抗浪潮吞沒。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