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媒體自己都坐不住了!花48億美元買回來的31架“天空衛士”,這玩意兒到底值不值這個價?說出來你可能不信,這價格,比咱們的殲-20還貴!印媒自己都在吐槽:這玩意兒買回來,怕不是當個擺設?
這價格,真不是開玩笑。
31架無人機,48億美元!算下來一架就得1.55億美元左右。這什么概念?咱們最先進的殲-20隱形戰斗機,國際市場普遍估算的單機成本也就1億到1.2億美元之間。好家伙,這無人機比頂級戰斗機還貴?印度軍方這錢花得,連自家媒體都看不下去了,直呼“天價”。
東西貴點也就算了,關鍵你得有真本事吧?
可這“天空衛士”MQ-9B,號稱“海上衛士”的升級版,主打海上巡邏和偵察。
聽起來挺高大上?但問題來了!印度買它,最想用在哪?高原邊境!高原那地方,空氣稀薄,氣候惡劣,對無人機的發動機、材料、飛控系統要求極高。
MQ-9B這身子骨,在海上溜溜還行,真拉到高原上去飛?懸!高原起降能力、持續作戰能力,都是大問號,說白了它可能根本干不了印度最想讓它干的活兒!
再看看他的本事。
偵查監視?沒問題,掛上光電設備和雷達,看家本領。可印度媒體最想要的是啥?是能打能炸的“察打一體”無人機!MQ-9B雖然也能掛點“地獄火”導彈和小炸彈,但這點火力,跟專業的攻擊型無人機比,差遠了。
它那點載彈量,在高原那種復雜環境里,能發揮多大作用?心里真得打個大大的問號,花這么多錢買個“眼睛”,關鍵時刻指望不上它的“拳頭”,印度軍方這算盤,打得有點迷。
更扎心的是對比。
看看隔壁鄰居,咱們的“翼龍”、“彩虹”系列察打一體無人機,那才是真正的高原利器,實戰經驗豐富,價格還實惠得多。性能可靠,皮實耐造,關鍵是完全滿足高原作戰需求。印度媒體心理能平衡嗎?花大價錢買個可能水土不服的“奢侈品”,看著鄰居物美價廉的“實用品”在高原上飛得歡,這滋味,不好受啊。
為啥非得買這么貴的?
印度媒體自己都說了,還不是自家造不出來!印度國產無人機,像“魯斯圖姆”、“帕萬”,喊了這么多年,要么難產,要么性能根本不夠看。軍隊等不起啊!只能硬著頭皮去國際市場當“冤大頭”。
美國軍火商樂開了花,逮著印度這個“大客戶”,價格不往高了報才怪!反正知道你急需,反正知道你自家沒得選,這48億美元,說白了,就是印度為自家軍工的“不爭氣”買的單!
買回來就萬事大吉了?想得美!
這么高級的玩意兒,操作、維護、保養,哪一樣不是吞金獸?印度現有的后勤體系,能伺候好這31位“大爺”嗎?別到時候三天兩頭趴窩,或者飛一次就得大修,那可真成了名副其實的“昂貴擺設”,訓練合格的飛控人員、建立完善的維護體系,這后續投入,絕對是個無底洞。48億美元,可能只是個開始。
印媒這次吐槽,戳中的是印度國防采購的痛處。
裝備現代化,不能光靠買買買!買來的東西,貴不說,還不一定合用。核心技術、關鍵裝備,必須掌握在自己手里。否則,永遠被人卡脖子,永遠當“冤大頭”。
這31架天價無人機,是印度國防現代化路上一個昂貴的教訓。它提醒印度,砸錢買不來真正的戰斗力,更買不來國防自主,不把自家的軍工底子打扎實,這種“天價擺設”的尷尬,以后恐怕還會上演。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