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同有著著 2300 多年的文明史,曾經是兩漢要塞、北魏京華、遼金陪都、明清重鎮!這地方,夏天涼快,有老鼻子古跡了,云岡石窟、懸空寺特出名,刀削面也好吃!
今年暑假,兒子點名要去大同,還美其名曰的忽悠我:“上課時讀萬卷書,放假了就要學徐霞客行萬里路。”
我們坐的不是最早的高鐵,卻是最快的高鐵,4個小時多一點就到了。
到達大同后,我們直奔云岡石窟。
當真正站在那些依山開鑿的巨像之下,我瞬間失語了。佛陀垂目,菩薩低眉,衣袂的褶皺仿佛被千年前的風吹拂至今,仍帶著微微的動感。
每一尊佛像、每一幅壁畫、每一條雕刻,似乎都在低語著那個遙遠時代的故事。
指尖小心拂過露天小佛龕冰涼的巖壁,觸感粗糲而沉實,北魏工匠斧鑿的力道似乎仍凝滯其中。
在石窟的最后,有一個大佛伸出一只手掌,很多人都在下面拍和佛擊掌的照片,我也試了試,很遺憾沒有成功。
跟其他地方不同的是,這里很多的佛像、菩薩都面帶笑意,很奇怪。
第二天一早,出發去北岳恒山,坐上景區的觀光車,很快就望見懸空寺。
懸崖峭壁上,孤零零的一排古代建筑,如同天工開物般嵌在那里,僅憑幾根細長的木柱支撐,朱紅的檐角在灰黃的山體間灼目驚心。
踏上去,腳下木板隨腳步發出輕微而古老的呻吟,俯視谷底深淵,眩暈感猛地攥住心臟。山風無休止地呼嘯穿廊而過,仿佛神靈亙古的呼吸,吹得人衣袂翻飛,魂魄似乎也隨之微微震顫。
李白見了也有詞窮的時候,只是寫下了壯觀二字的時候,在“壯”字旁邊,多加了一個點,比壯觀還多一點。
不知道后世的張作霖給日本人寫字的時候,寫作:張作霖手黑(墨),意思是寸土不讓。是不是受到李白的啟示。
注意,懸空寺需要提前預約才能上去,每天限流600人,上午300人,下午300人,如果沒有約上,只能在懸空寺下仰望、拍照。
中午時找了家小面館,老板是位爽利的大同漢子,見我是游客,特意囑咐:“面要筋道,臊子得香,這醋,可是咱大同的魂!”
刀削面端上,面條如柳葉飛入沸水,根根有筋骨。澆上濃油赤醬的肉臊,再狠狠淋上一圈老陳醋——酸香猛地騰起,直鉆鼻腔。
一口下去,面彈牙,肉酥爛,醋的酸冽霸道地沖開味蕾,激得人一個激靈,渾身都“得勁”了。
老板在一旁憨笑:“咋樣?中不中?”這聲“中”,竟讓我在面館中找到了家的感覺。難怪都說,去山西旅游就是回家。
傍晚漫步華嚴寺廣場。夕陽熔金,給古樸的殿宇勾上暖邊。一群老人圍坐石凳,手中大茶缸冒著熱氣,正用我聽不太真切的濃重方言談天說地,聲調 “硬” 且 “直”,語調 “平” 中帶 “拐”。
我感覺口音就像當地人的性格 —— 直爽、干脆,沒有太多 “彎彎繞”,聽著很有勁兒,哪怕聽不懂內容,也能感受到那種獨特的 “硬朗” 氣場。
回程的高鐵上,兒子很快睡著了,我心中卻有三個一直也想不明的疑問:
疑問一:云岡石窟的佛像,為什么都嘴角含笑?我見到的其他佛像都是莊嚴肅穆的。
疑問二:大同號稱“煤城”,大同的煤產量占全國的70%以上,為什么天卻藍得不像話?
疑問三:那碗刀削面里霸道的老陳醋,為何跟在家里買的醋味道不一樣?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