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中國新聞網
中新網銀川7月19日電 題:從山谷到屏幕:鄉村婦女直播間里奔小康
作者 楊迪 王競翊 丁湘檸
寧夏銀川市永寧縣閩寧鎮村民擺西彥仍記得第一次直播帶貨時的情形:每當有網友進入直播間,緊張的她就會把手機“啪”地扣在桌上,讓自己“逃離”直播畫面。而如今,她已能自如地面對鏡頭,擔任文旅講解與接待工作。
禾美車間的員工正在帶貨直播。中新網記者 楊迪 攝
擺西彥所在的閩寧鎮,源于29年前福建、寧夏兩省區的對口幫扶協作。彼時,不少寧夏南部山區民眾開始了自南而北的大規模搬遷安置,來到這里開啟新生活。
2019年,在東西部協作機制支持下,閩寧禾美電商扶貧車間(以下簡稱“禾美車間”)成立,旨在幫助建檔立卡的貧困戶女性實現“家門口就業”。擺西彥就是禾美車間的第一批員工。
擺西彥來自寧夏固原市開城鎮,那里四面環山,以前只能靠摩托車和“蹦蹦車”出行。事實上,禾美車間的員工均為她這樣的留守婦女,低學歷、低收入的占到90%以上。
為此,禾美車間負責人徐美佳等人對團隊成員開展了長期不間斷的培訓,除了電腦技術使用之外,“擺西彥”們還要學習電商平臺運營規則、線下超市銷售技巧等內容。
“我就是在這里一點點學起來的?!睌[西彥表示,通過不斷培訓,她逐漸掌握了直播流程,面對鏡頭也能侃侃而談。
經過數年努力,禾美車間已發展為集銷售、孵化、培訓、接待于一體的示范性項目,培育出“閩寧禾美”區域品牌和“閩寧巧媳婦”直播帶貨團隊,數十位原本沒有穩定收入的婦女,人均月工資已達3500元以上。擺西彥告訴記者,她的生活條件明顯改善,還為喜歡跳舞的女兒報了個舞蹈班。文化水平的提升和經濟收入的提高,也讓禾美車間的員工們變得愈發自信。
禾美車間員工接待訪客。盧家駒 攝
隨著“閩寧協作”話題的廣泛傳播,擺西彥等人的工作已不再局限于電商直播,她們時常接待來自五湖四海的訪客,成為講述移民搬遷與脫貧故事的重要一環,而“閩寧禾美”模式也已在陜西、內蒙古、青海等省份成功復制。
在一次公司組織的出差中,擺西彥坐著飛機去了北京。此前,她從未想過有一天自己能坐上飛機,在云層中飛行、前進。
撥開環繞著生活的“群山疊嶂”,如今,擺西彥自如地穿梭在排列整齊的貨架之間,和馬燕等人在散發出光亮的手機屏幕前向全國各地的網友介紹寧夏特產,她感到坦然與從容,那是一種自信與自由的感覺。(完)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