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如今,愛情片已經越來越難吸引觀眾了。
但最近有部意大利新片,以男女主角的一場約會貫穿始終,卻能做到全程無尿點,在上海電影節展映后受到一致好評。
咱們今天正好來一塊看看——《關于約會的一切》。
這部影片里沒有大家眼熟的明星大咖,導演保羅·杰諾維諾也算不上耳熟能詳。不過他的代表作《完美陌生人》,口碑非常不錯,豆瓣評分至今高達8.5。
影片講的是三對處于不同婚姻階段的伴侶和一個宅男,七個人一塊吃晚餐,有人提議當晚所有人收到短信、接到電話都必須當眾分享內容。
就這樣,一場雞飛狗跳的“坦白局”拉開帷幕……
一條短信能毀掉一個家庭嗎?婚姻里的謊言是否真有善惡之分?在此起彼伏的撕叉聲中,導演(同時也是編劇)精準抓住了人性中的暗礁,展示出親密關系的脆弱。
單一場景、群戲、激烈的戲劇沖突、金句頻出的臺詞,這些特點在新片《關于約會的一切》中同樣被延續下來。
不過,這次的主角是一對曖昧期的男女(以及他們腦中每逢抉擇都要激烈爭吵一番的不同人格)。
這一天,女主角邀請男主角到她家中赴晚宴。
男主在路上已經腦內翻騰:這是什么意思?
他站在自動售貨機前,手里抱著一束鮮花,踟躕不前。
腦中的四個人格開始了激烈討論——
浪蕩人格說,別想了,這就是滾床單的邀請,人生就是要不斷抓住機遇啊!
謹慎人格說,也許只是一次考驗,小心一失足成千古恨。
穩重人格說,不論對方意愿如何,自己表現得體即可。
還有個現實人格,對這次約會沒有太大興趣,因為當晚有一場重要球賽,他在想為什么偏偏要約在今晚。
最終,浪蕩人格占了上風。
男主看著售貨機里花里胡哨的計生用品,精心挑選了合適的型號,帶著焦灼的心情朝女主家中走去。
另一邊,女主也為今晚的約會忐忑不已。
她的腦中同樣有四個人格,她們正就衣服該穿什么款式、屋里開燈還是點蠟燭吵得不可開交。
最終,女主穿了毛衣配短裙,屋里光線昏暗,男主剛進門就差點被地上擺放的雜物絆倒。
這就像個不詳的預兆。
接下來每個突如其來的插曲,都讓兩人(腦中的人格們)如臨大敵。
比如進門之后,女主看男主表現得不太自在,直接問他:你是不是覺得到別人家中赴宴有點奇怪?
男主腦中四個人格齊齊點頭。
但他脫口而出:怎么會呢?順道表示自己也覺得這樣很好,避免了晚高峰到餐廳等位的麻煩。
誰料女主說,自己只是比較宅,不想出門而已。
說完之后腦內人格又開始打架——不該表現得又懶又像有社交障礙。
在尷尬而不失禮貌的寒暄過后,兩人開始小心翼翼地邊吃邊聊,在美食與紅酒的助攻下,氣氛也升溫了不少。
他們從詩詞歌賦聊到人生哲學,兩人的生活狀態也一點點在觀眾面前鋪展開來。
女主有一間家具鋪,她說自己沒事的時候就喜歡維修和擺弄家具,這樣很解壓,不過有時會被他人視作怪癖。
男主是個高中歷史老師,他說人人都有怪癖,本來只是隨口接話,沒料到女主問他怪癖是啥,一時詞窮的他只能即興發揮,說自己一個人在家時喜歡尖叫。
女主腦內的人格們一聽便知——哈,這人在說胡話。
不過,一點被察覺到的驚慌失措在這樣的氣氛下無傷大雅。
隨著晚餐的推進,兩人的距離也不知不覺靠近著。
而就在這時,男主的手機突然響了起來,亮起的屏幕上赫然出現一個年幼的女孩。
他抱歉地拿起手機獨自來到涼臺,直接被女兒的來電硬控幾分鐘。
餐桌前的女主又是一頓頭腦風暴——既然有女兒,該不會是已婚男?可他的手上沒戴婚戒……直到男主回來,說出“前妻”二字,女主才稍稍放下心來。
在聊完生活愛好之后,兩人的交流明顯進入了下一個階段,就著男主接到的電話聊起了過往的感情經歷和對生活的暢想。
男主如今已恢復單身,但仍然和前妻共同撫養女兒;女主有過多段奇葩的感情生活,最渣心的一段是談了一年后才發現自己“被小三”。
這一度讓她懷疑自我,在發現男主有女兒時整個人都警鈴大作。
而就在話題變得越來越親密時,一通刺耳的門鈴又打斷了他們的思緒。
這次,來的是女主的前男友。
對方說是前來送“臨別禮物”,打開一看卻是一枚戒指,意義不言自明。
兩人升溫了很久的氣氛,一下又被澆了盆冷水。
而每次這樣的插曲出現,男女主角雖然保持著表面的鎮定和體面,腦內的人格們卻早已就“接下來何去何留”爭吵不休……
可以說,整部影片的核心創意和皮克斯動畫片《頭腦特工隊》不謀而合,因此不少看過的網友也將它稱為“成人版《頭腦特工隊》”,但換成真人版后,單一場景、密集臺詞和戲劇沖突強烈的群戲讓影片有更濃的舞臺劇即視感。
并且,不像《頭腦特工隊》中每個“情緒小人”有自己的明確定位,有人樂觀有人憂愁,片中的“人格小人”設定更加復雜、曖昧一些。
你可以看到,在每一個決定作出之前,人腦中都在進行一場“左右腦互搏”,想要冒進爭取,又害怕受挫受傷,想要選擇逃避,又怕后悔失望。
不論是片中想要表現得體貼得體的男主,還是個性獨立的女主,每個人在選擇表現出的自我之下,都有一團爭論不休的思緒在自我懷疑、衡量風險、作出試探。
雖然片名為“關于約會的一切”,但這種面對人際關系時內心的猶豫與拉扯,其實不僅限于戀愛關系中。只不過影片選擇以一場步步為營的約會來展示我們的意識是如何時刻習慣性地保護自我。
此外,對于一些生活中常見的情景,片中也有腦洞大開的表現方式。
比如在主角尷尬詞窮時,腦內的人格小人們會在抽屜中拼命翻找,企圖找到最合適的詞匯;
當他們做起愛做的事時,男主的人格們在奮力踩腳踏車,直到體力不支,女主的人格們則在走平衡木,小心翼翼精確控制著每一步的力道。
總之,作為一部這年頭少見的浪漫愛情輕喜劇,影片在看似瑣碎的話療中有深度又有尺度,抓馬的情節里透著猝不及防的冷幽默,能收獲好評也不奇怪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