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觀察者網 阮佳琪】
特朗普政府對中方技術人員的“圍剿”還在繼續。據英媒路透社、美媒CNBC等18日報道,當地時間周五,美國政府的主要承包商微軟宣布,停止任用中國工程師向美國軍方提供技術支持。
當天,微軟發言人弗蘭克·肖(Frank Shaw)在社交平臺X上發文稱,公司已調整對美國政府客戶的服務方式,“以回應本周早些時候出現的擔憂……確保沒有中國本土的工程團隊為五角大樓使用的服務提供技術支持”。
資料圖:美國國防部新聞發布會 視覺中國
報道指出,這項決定源于美國調查新聞組織“ProPublica”近日發布的一篇文章。其中透露,在美國“數字護衛”的監督下,微軟曾安排中國工程師參與美軍云計算系統的相關工作。
文章聲稱,這些“數字護衛”是通過分包商雇傭的,持有安全許可,但普遍缺乏技術能力,難以評估中國工程師的工作是否存在網絡安全隱患。
根據文中介紹,所謂“數字護衛”是指,由于美國國防部要求處理敏感數據的人員必須是美國公民或永久居民,微軟的外籍員工不得直接訪問敏感的云系統,因此依賴于全球勞動力的微軟建立了“數字護衛”計劃,雇傭在美國擁有安全許可的員工,負責聽取執行海外工程師的指令,并將工程師的命令復制粘貼至系統中。
福克斯新聞援引消息人士的話指出,這些“數字護衛”通常是退役軍人,其受雇的核心考量在于安全權限而非技術能力,且往往缺乏評估所監督工程師編寫代碼的技能。
“ProPublica”聲稱,“數字護衛”可能會在不知情的情況下,將外國工程師提供的所謂“惡意代碼”插入國防部的計算機系統,導致政府信息面臨“間諜”活動的風險。整篇文章的攻擊矛頭都對準了中國工程師。
微軟方面在回應這篇報道時表示,其在提交給政府的授權文件中詳細描述了“護衛模式”的具體細節,人員和分包商的運作方式也“符合美國政府的要求和流程”。
聲明強調,微軟的全球員工“無法直接訪問客戶數據或客戶系統”,“擁有適當權限和培訓的護衛人員將提供直接支持。這些人員接受了關于保護敏感數據、防止損害以及在環境中使用特定命令/控制的專門培訓。”
微軟前副總裁普拉迪普·奈爾(Pradeep Nair)也解釋道,作為“護衛計劃”的早期概念開發者,他們設置了包括審計日志等在內的各種安全措施,以提醒微軟或政府注意潛在問題。他說,“由于這些控制措施非常嚴格,剩余風險極小。”
然而,這篇“亂帶節奏”攻擊中方的文章,很快被美國共和黨的“反華魔怔人”們加以利用炒作。
周五早些時候,阿肯色州共和黨參議員、參議院情報委員會主席兼軍事委員會成員湯姆·科頓(Tom Cotton),就文章內容向美國國防部部長赫格塞思致信,要求美軍提供一份雇傭中國籍人員為國防部提供服務的承包商名單,并提供更多關于“數字護衛”如何接受訓練以偵測可疑活動的信息。
他在信中聲稱,“美國政府認識到,中國的網絡能力對美國構成了最具侵略性和危險性的威脅之一,其對我們關鍵基礎設施、電信網絡和供應鏈進行了滲透。”
同日,赫格塞思在社媒平臺X發布視頻,宣布他將啟動一項為期兩周的審查,以確保中國籍工程師沒有參與國防部任何云服務合同的工作。
他在視頻中大肆渲染威脅道,“這顯然是不可接受的,尤其在當今的數字威脅環境下……中國將不再以任何形式參與我們的云服務,立即生效。我們將持續監控并反擊針對我們軍事基礎設施和在線網絡的所有威脅。”
據CNBC報道,停用中國工程師將影響微軟Azure云服務部門的業務。分析師估算,該部門目前貢獻了公司超25%的營收,規模已超過谷歌云平臺(GCP),但仍小于亞馬遜網絡服務(AWS)。根據微軟最新季度財報顯示,該公司 “從政府合同中獲得了可觀收入”,且其一季度700億美元營收中,逾半數來自美國本土客戶。
對于美方頻繁炒作所謂“黑客間諜”威脅,中國外交部已多次作出嚴正聲明指出,中方一貫堅決反對并依法打擊黑客攻擊行為,敦促美方停止利用網絡安全問題污蔑抹黑中國。一段時間以來,美方大肆炒作所謂“中國黑客攻擊”,甚至發起對華非法單邊制裁。中方對此堅決反對,將采取必要措施維護中方的合法權益。
本文系觀察者網獨家稿件,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