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州的寶藏小城,你踏足過幾處?
貴州,
坐落于云貴高原東部,
從烏蒙山的磅礴走向苗嶺的蜿蜒,
從喀斯特峰叢的密集走向丹霞的絢爛。
貴州,東毗湖南,
南鄰廣西,西連云南,
北接四川和重慶,
是西南地區的交通樞紐,
兼具高原的壯闊與水鄉的靈秀。
貴州,氣候涼爽、民族眾多、秘境遍布
有著這般獨特的“氣質”,
貴州遠不止黃果樹瀑布與遵義會議會址,
這里處處藏著驚喜,等你來解鎖。
鎮遠
太極古城的水陸傳奇
#鎮遠 這個名字,對許多人來說或許帶著幾分陌生。
但這座黔東古城,曾是“滇楚鎖鑰、黔東門戶”,藏著貴州最完整的水陸繁華記憶。
“兩山夾一河,一水分兩城”,鎮遠地處貴州東部,舞陽河如一條碧綠玉帶穿城而過,將古城分為南北兩岸,從高空俯瞰,整座城形如太極,故得名“太極古城”。這里上溯舞陽河可通黔東南腹地,順流而下能抵湖南沅江、長江,自古便是西南與中原往來的“水陸碼頭”。
便利的交通讓鎮遠在明清時成為黔東商貿重鎮,江西會館、福建會館、陜西會館等12座會館沿河岸林立,“舟楫穿梭,商賈云集”,碼頭邊的青石板路被磨得發亮,見證著“八省通衢”的熱鬧。
舞陽河穿城而過,北岸為府城,南岸為衛城
鎮遠建城始于秦代,古稱“豎眼大田溪洞”,是貴州現存最完整的明清古城。北岸的府城街保留著200余棟青磚黛瓦的四合院,馬頭墻翹角飛檐;南岸的衛城則留存著明代軍事屯堡的格局,城墻依山而建,城門上的“鎮遠”二字仍清晰可見。
古城最驚艷的是青龍洞古建筑群——貼壁而建的寺廟、書院、會館,橫跨在舞陽河畔的懸崖上,將佛教、道教、儒家文化與苗侗建筑技藝融于一體,被譽為“空中樓閣”。每到夜晚,燈光映照下的青龍洞與水中倒影交輝,宛如幻境。
青龍洞古建筑群
每年端午節,舞陽河上會舉辦龍舟賽,苗族、侗族、漢族群眾同場競技,鼓聲震徹山谷,岸邊的“喊魂”儀式(當地祈福習俗)更添幾分神秘,這是屬于鎮遠的熱鬧與傳承。
興義
喀斯特峰叢里的田園詩
說到貴州的山水,人們常想起黃果樹。但黔西南的#興義,藏著喀斯特最溫柔的模樣,一直低調地書寫著峰與田的故事。
興義市地處貴州西南部,南盤江與黃泥河在此交匯,是滇黔桂三省(區)結合部的“金三角”。這里是中國錐狀喀斯特分布最集中、最典型的地區,被徐霞客贊為“天下山峰何其多,唯有此處峰成林”。
萬峰林八卦田
來興義怎能不看峰林?萬峰林由2萬多座錐狀山峰組成,從海拔1600米的興義城一直延伸到廣西,分為東峰林和西峰林。
西峰林的“八卦田”是天然的地質奇觀——一圈圈弧形田壟圍繞著中心的漏斗,四季變換著色彩,春天的油菜花、秋天的稻谷,與青灰色的峰叢相映,像一幅攤開的油畫。
南盤江支流馬嶺河切開巖層,造就了“地球上最美麗的傷疤”——馬嶺河峽谷。峽谷內瀑布成群,最壯觀的“萬馬奔騰”瀑布群,13條瀑布從百米高的崖壁傾瀉而下,水霧中常現彩虹;兩岸的鈣化崖壁上,還能看到古夜郎國的巖畫。
馬嶺河峽谷瀑布
興義是布依族聚居地,納灰村的布依族吊腳樓藏在萬峰林腳下,村民至今保留著“稻作祭”“八音坐唱”的習俗。用牛腿琴、月琴演奏的八音坐唱,被譽為“聲音的活化石”,歌聲里藏著布依族與山水共生的智慧。
這里還有“貴州龍”的故鄉——興義國家地質公園,出土了大量三疊紀水生爬行動物化石,是研究古生物的天然博物館。
荔波
地球腰帶上的綠寶石
#荔波 位于貴州南部,與廣西接壤,樟江穿境而過,山嶺如黛,碧水似綢。這里的喀斯特,因水而多了幾分靈秀,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為世界自然遺產。
荔波的核心是樟江風景區,由小七孔、大七孔和水春河組成。小七孔的“七孔古橋”始建于清代,橫跨響水河,橋身爬滿藤蔓,橋下的水呈現出深淺不一的藍綠,像被打翻的調色盤;“水上森林”更妙——千百株喬木扎根在河床里,溪水從樹根間流淌,人可踏水穿行,腳下是清涼,頭頂是濃蔭。
荔波小七孔
大七孔則以險峻著稱,天生橋橫跨峽谷,橋高60米,寬20米,洞中有瀑,瀑下有潭,巖壁上的鐘乳石如鬼斧神工;水春河漂流是夏日的限定快樂,13公里的河道時而平緩如鏡,時而湍急如箭,兩岸的絕壁上偶見苗族吊腳樓的剪影。
荔波是瑤族、布依族、水族的家園,白褲瑤村寨藏在深山里,男子穿著及膝白褲,女子的銀飾重達數斤,“砍牛祭祖”“銅鼓葬”等習俗留存著古老的部落記憶。每年正月,瑤寨會舉辦“陀螺節”,男女老少以陀螺競技,笑聲傳遍山谷。
白褲瑤服飾
這里的茂蘭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是地球同緯度地區僅存的喀斯特原始森林,生長著2000多種植物、300多種動物,漫步其中,常能遇見穿山甲、小靈貓,運氣好時還能聽到八音鳥的鳴叫。
赤水
丹霞與竹海的交響
#赤水 這個名字,因紅軍“四渡赤水”而被銘記,但這座黔北小城的自然奇觀,遠比歷史課本里的描述更驚艷。
赤水市地處貴州西北部,赤水河下游,與四川瀘州接壤,是貴州唯一以“水”命名的城市。這里是“中國丹霞”世界自然遺產的核心區,1200多平方公里的丹霞地貌,呈現出“色如渥丹,燦若明霞”的壯麗,是我國面積最大、發育最完整的丹霞地貌區。
赤水丹霞佛光巖
來赤水必看瀑布。十丈洞瀑布高76米,寬80米,比黃果樹瀑布更顯磅礴,雨季時瀑水如銀河決堤,轟鳴聲傳數里;四洞溝的“四疊瀑”則各有風情,一洞瀑秀美如簾,二洞瀑寬如銀幕,三洞瀑形如玉梳,四洞瀑柔若輕紗,人在瀑下走,衣沾水霧香。
赤水的竹海是另一種震撼。楠竹國家森林公園里,17萬畝楠竹連片成海,竹稈最高達20米,風吹過時,竹葉沙沙如浪濤,陽光透過竹隙灑下,在地上織出斑駁的光影。林間的“天鑼”石,人站在石上呼喊,回聲如鑼響,是大自然的聲學奇跡。
赤水竹海
作為紅色圣地,赤水的土城古鎮保留著四渡赤水紀念館,青石板路上的紅軍渡口、鹽號舊址,訴說著1935年那場驚心動魄的軍事奇跡。古鎮的“苕絲糖”“豬兒粑”,是紅軍當年的干糧,如今成了游客必嘗的美味。
這里還是“桫欏王國”,4萬多株桫欏(與恐龍同時代的植物)遍布山谷,行走其間,仿佛穿越到侏羅紀。
你是否也在人潮擁擠的網紅景點里,
漸漸模糊了旅行的詩意?
不如和我們一起走進貴州,
在這些安靜的小城,
遇見那些不在攻略榜單,
卻足以溫柔歲月的風景與故事。
你心中的貴州寶藏地,還有哪些?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