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4日,在美國首都華盛頓白宮,美國總統特朗普發表講話(圖源:新華社)
美國總統特朗普7月2日在社群平臺 Truth Social宣布美國與越南達成貿易協議,特朗普形容該協議為美好合作協議 (Great Deal of Cooperation),并指出根據美越貿易協議條款,越南將為所有出口到美國商品支付20% 關稅,轉運商品則需支付40% 關稅。另一方面,越南“全面開放”美國商品進口,取消所有進口關稅,并承諾進口29億美元美國農產品以及采購50架波音飛機 (總價80億美元)。
2024年越南對美出口1,366億美元,為美國第六大進口國,自美國進口金額卻只有131億美元,貿易順差高達1,235億美元,在出口到美國的國家中排名第三,順差金額僅次于中國與墨西哥。特朗普在4月2日宣布對全球各經濟體出口到美國商品征收對等關稅,其中57個經濟體被課征11%至50%進口關稅。越南的對等關稅稅率為46%,全球排名第六高,超過馬來西亞的24%、印度的27%、臺灣地區的32%。越南在貿易談判過程中爭取到對等關稅稅率由46%降至20%,的確是在籌碼有限情況下談出對越南最有利的結果。然而,美越貿易協議公開后,越南股市僅小幅上漲,越南盾卻貶值到26,195對1美元的歷史低點。
美國在2018年啟動中美貿易戰,對中國出口到美國商品課征10%到25%進口關稅。導致以美國為出口主要地區的制造業廠商開始轉移生產基地到臺灣、越南、印度等其他地區,實施中國加一的生產線海外布局。當時美國認定全球大部份國家皆屬正常貿易國家 (或貿易最惠國),進口商品大多免稅或適用最低進口關稅稅率,只特別針對中國出口商品課征高額進口關稅。于是原先在中國設廠的中資或外資企業開始大規模投資東協國家、印度與墨西哥等地區,建立生產基地并協助這些國家經濟轉型成為出口導向經濟體,其中獲利最大者當屬越南、印度及墨西哥。
2018年中美貿易戰之后,越南逐漸成為全球品牌廠商的重要代工廠,以Nike為例,2024年越南在Nike運動鞋總產量占比已達50%,然而,越南鞋類制品高度依賴中國進口的原物料,如果越南出口美國的運動鞋本國附加價值過低 (低于35%),極可能會被美國海關認定為轉運商品,適用40%進口關稅。另外,觀察蘋果供應鏈全球布局,可發現蘋果的MacBook、iPad、Airpods等產品的主要組裝生產線已經大規模轉移到越南,如果這些蘋果產品采用過多中國生產的零組件,亦可能被判定原產地為中國,適用40% 進口關稅。由于中國目前仍是全球供應鏈最重要的原物料與零組件生產國,越南的制造業廠商短期內難以大幅降低對中國的依賴,未來出口美國的商品被課征40%進口關稅的風險不可小覷。美國財長貝森特7月3日接受CNBC訪問時表示來自越南的“大量”貿易都是從中國轉運過來的。顯示特朗普行政團隊非常關切貿易商品轉運問題,也充分掌握洗產地過程,未來在轉運商品的認定上勢必不會太寬松。
特朗普在2025年1月20日就任美國總統后隨即啟動全球貿易戰,相對于特朗普1.0的美中貿易戰,這次特朗普政府采用對等關稅政策全面防堵中國產品經由東協或其他國家簡單加工后轉運至美國市場,美越貿易協議特別針對轉運商品訂定的40% 進口關稅不失為有效的洗產地防堵策略。美國如果要求其他國家的貿易協議比照越南加入轉運商品條款或可徹底解決洗產地問題。
相對于越南制造業生產條件,中國在生產技術及生產成本管控上皆有優勢,再者,目前中國與美國貿易談判進展順利,中國最終對等關稅稅率可能落在30%到40%之間。如果中國最后實現的對等關稅稅率與越南的稅率差距不大,以美國為主要出口地區的制造業廠商必須重新評估生產線的全球區位決策。屆時,中國在生產效率的競爭優勢下,應可吸引原先在越南投資設廠的廠商回流中國,而越南在對等關稅的影響下,將逐漸失去投資吸引力。如此,一旦越南出口制造業大舉撤離越南,大規模變賣越南資產,引發越南股市下跌,土地、廠房等資產價格下挫。廠商變賣越南資產后將賣出越南盾買進美元,導致越南外匯存底驟降,越南盾重貶,產生金融危機,類似1997年的亞洲金融風暴。此潛在金融風險可以部份說明為何特朗普宣布美越貿易協議后,越南盾立即貶值到歷史最低點。
除越南外,其他東協國家與印度亦將面臨類似處境。相對地,中國經濟近年來在房地產低迷、內需消費疲弱、失業率惡化的情況下,成長動能不足,亟需高強度的經濟刺激手段帶動經濟復甦。此時,特朗普政府的全球防堵洗產地政策在順利達成預期政策效果之際,將同時引導制造業投資大規模回流中國,增強中國經濟成長動能。
特朗普政府在美國優先的政治思維下,憑借全球最大經濟體與最大消費市場的優勢,脅迫長期貿易伙伴接受以對等之名,實為美國單邊決定的“對等關稅”,并以此關稅手段大幅增加美國財政收入并要求各國企業赴美投資,協助美國重建制造業。如若中國反其道而行,廣結善緣善待貿易伙伴,積極開發非美市場,吸納大量外人直接投資,當可形成高強度的經濟刺激手段,擺脫多年經濟成長遲滯的困局。我個人認為在這場全球貿易戰中,大概只有美國與中國有機會獲利,其他國家則將淪為全球貿易戰的犧牲品。
來源:香港經濟導報
作者:吳大任 中央大學經濟學系教授兼臺灣經濟發展研究中心執行長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