咱們借著俄羅斯庫茲涅佐夫航空母艦退役這個事,說一說俄羅斯未來的軍事戰略。首先第一個,俄羅斯在過去的八年來,實際上沒有什么航空母艦。在2017年左右,俄羅斯的航母戰斗群,出兵過一次地中海,之后就再也沒有進行過戰備巡航任務。道理很簡單,俄羅斯的軍用造船工業,已經不能夠支撐這種6萬噸級的中型以上的航空母艦。
俄羅斯的造船工業,現在連造5,000噸級的中型護衛艦,都勉勉強強造不太好。它未來的旗艦是什么?是兩艘3萬噸級的兩棲攻擊艦。在航母退役之后,俄羅斯很可能把兩艘3萬噸級的兩棲攻擊艦,配備成北方艦隊和太平洋艦隊,去作為俄羅斯海軍的標志。那這樣的話,俄羅斯就成為五常之中,唯一的一個沒有航母的國家了。
要知道,2012年之前,中國是五常當中唯一一個沒有航母的國家。2012年到今年,名義上這五常都有航母,但是俄羅斯航母,過去八年來事實上不能用。那么2025年之后,實際上俄羅斯也成為五常之中唯一一個沒有航母的國家了。它的國家戰略取決于它的國際環境,那么咱先來評估一下它的國際環境。
在評估一下它的國際環境之前,咱們說一下美國恢復對烏克蘭援助這回事。之前咱們講過,美國對烏克蘭的援助,很可能是逼迫俄羅斯回歸談判的一張牌。我個人感覺,俄羅斯到現在為止不能太過強硬,要吸取伊朗教訓。
美國跟伊朗直接談判的時候,一改往前的立場,特朗普比之前讓步很多,說你中東所有的伊斯蘭教國家,想造核電站都是可以的,我給你在統一的地方做一個鈾濃縮加工廠,比如說在卡塔爾也好,阿曼也好,還是什么其他地方也好,這個鈾濃縮加工廠負責提供對所有伊斯蘭教國家核電站的濃縮鈾需求,每個國家都不能直接生產,但都能造核電站。
但是伊朗不同意,你看看,遭受以色列的空前打擊,和美國的戰略轟炸,導致二三十名高級將領的完蛋,伊朗的國際威望也是一落千丈。我們說了,伊朗現在往后很可能會實行朝鮮那種,停止對外擴張的政權自保策略。我建議俄羅斯,吸取一下伊朗這個教訓。前一段跟美國人談判,特朗普說了,我承認烏東四州的事實占領,甚至特朗普說了,我承認克里米亞的法理占領,什么意思?俄羅斯目前控制的烏東四個州,這個事實占領,我認了,而且美國說了,2014年對克里米亞的占領,屬于法理占領,這可以說是美國對俄羅斯的一個重大讓步。
但是你看那俄羅斯,沒完沒了,說要確保烏克蘭的去軍事化,要確保北約部隊不能出現在俄羅斯境內領土上,要確保烏克蘭境內的講俄語的居民的安全性,等等。我認為他有點過了,按國際社會嚴格的標準來看,俄羅斯吞并克里米亞,只能說勉勉強強有一定合理性,它夠不上合法性標準。特朗普這個讓步應該還行了,我覺得俄羅斯在此基礎之上,在目前美國的方案基礎上,再適當討價還價一下,差不多得了,別再像之前一樣過激的很多要求,伊朗就是一個覆轍。這是咱們說的第一點。
那么第二點,俄羅斯未來的國家戰略,也會像伊朗一樣變成政權自保。伊朗過去20年的國家戰略是什么?是立足于什葉派陣營之弧,加核武器的一個對外擴張,輸出革命戰略。普京過去20多年,也是恢復蘇聯勢力范圍的一個對外擴張戰略,經此一役,無論是伊朗還是俄羅斯,他的整體國家戰略都會像朝鮮一樣,變成確保政權安全,金日成在的時候,是要吞并南朝鮮的,金正日和金正恩的國家戰略,就是擁核自保,我就保我自己,我對吞并什么南朝鮮已經完全放棄了,伊朗和俄羅斯經過2025年這波軍事打擊,他們的未來軍事戰略就是什么?就是自保政權,這是他們的整體大環境。
那么在這個大環境的基礎上,我們再來探討俄羅斯的國家戰略。那么未來俄羅斯的國家戰略應當是什么?在全球戰略領域,跟美國人完成大體的和解,在中美之間進行兩邊下注,經濟上立足于金磚國家和上合國家,優先同亞洲國家,中國、印度等這些國家,中東國家,沙特和伊朗,發展經貿關系。另外跟歐洲的冷戰不可避免,這是俄羅斯在戰后大的國際形勢。
那么在這個大的國際形勢下,去制定他的軍事戰略,就是核武器的適度化,海軍的最小化,和優先發展陸軍空軍的策略。首先第一個,核武器的精簡化,適度縮小俄羅斯戰略核武器的規模和能力。我們看,俄羅斯在這場俄烏戰爭當中,它核武器唯一的表現用處是什么?威懾北約不集中向烏克蘭提供大規模的先進裝備。所以幾百輛幾百輛的先進的豹二坦克和F16的戰斗機,沒有出現在俄烏戰場上,這是核戰略威懾的效果。但是我們也說了,你核武器自始至終也用不出來。
俄羅斯軍備武器的落后,主要是兩個原因導致的。一個是技術發展落后,俄羅斯在冷戰之后的30多年里,技術發展嚴重滯后于美國和中國。其次,核武器比例過高,他平時要把軍備開支的50%左右,用于維持核武器的研發、生產、維護和保養,所以他常規武器嚴重落后。這是他兩個原因導致的,一個是軍費的比例開支問題,另外一個就是他技術發展落后問題。
所以說核武器必須進行適當的精簡,但是鑒于俄羅斯常規武裝力量和綜合國力落后,核武器還不能少太多。它現在有四千到五千的整體核彈頭,實戰部署1,500枚左右,他要在這個基礎上砍掉30%、40%,比方說維持兩三千規模的核彈頭,實戰部署1,000枚核彈頭,等等。他的核武器要削減,但是還不能削太多,盡量把它的核武器維護、生產、研發、保養比例,降到整個軍備開支的40%以下。比如由原來的50%降到35%,給常規武器的發展騰出空間。這是第一個,核武器方面。
第二,海軍最小化。海軍最小化什么意思?你現在既然就是個自保政權,建立遠洋海軍也就沒有意義了。確保200海里專屬經濟區的優勢掌控,確保戰略核潛艇在近海地區的活動范圍,這就是俄羅斯海軍未來的任務。造兩艘3萬噸左右的兩棲攻擊艦作為旗艦,造一些3,000-5,000噸的輕型護衛艦和中型護衛艦作為主力,然后造6-8艘的小型核潛艇,像臺風級2.8萬噸這種大型的戰略核潛艇,已經退役了,目前的什么北風之神,這種1.8萬噸級的也太大,也沒什么用處,就造些1萬噸左右,甚至八九千噸的那些核潛艇即可。這些核潛艇,用于海軍最低限度的戰略核威懾能力。
俄羅斯海軍的任務,一個是保護200海里的專屬經濟區,另外一個就是在近海給戰略核潛艇提供一些掩護,配合空軍等等。未來俄羅斯海軍,只需要在近海作戰即可,不需要去遠洋,所以海軍最小化。如今俄羅斯海軍所占據的經費,是整體軍費的10%,未來維持這個比例就行,把10%的軍費給海軍,給戰略核武裝力量部隊30%的軍費,剩下65%到70%,全部給陸軍和空軍,全力發展陸軍和空軍。
所以說這個邏輯出來之后,其實你就發現,俄羅斯沒有必要再養一個中型航母編隊。我感覺,不光庫茲涅佐夫號航空母艦沒必要養,目前還有一到兩艘彼得大帝號核動力戰略巡洋艦,2.5萬噸的,也沒有必要,過幾年也可以退役了。然后光榮級巡洋艦,現代級驅逐艦和無畏級反潛驅逐艦,這種8,000-11,000噸的,前蘇聯制造的大型驅逐艦和輕型護衛艦,這些東西到2030年基本已到壽命,等它到時候自然退役就完事了。
保留一支核潛艇部隊,保留一個3,000噸級的輕型護衛艦編隊,造一些5,000噸級的中型護衛艦編隊,造兩艘兩棲攻擊艦作為旗艦,這就是未來的俄羅斯海軍。所以說退役航母這步棋,是符合其國家戰略的,未來的俄羅斯不需要一支遠洋海軍。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