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北京融科醫院,只要是陳廣垠主任出診,當天診室外總是排滿了長隊,從接診第一位患者開始,就是陳主任忙碌的一天了,即使經常忙得連午飯都顧不上吃,他也從不縮短每位患者的看診時間,作為中國中醫科學院培養的臨床醫學博士,在三十多年來,他用精湛醫術和真誠關懷,為無數患者帶來了新希望。
堅守治未病理念,揪出潛在心腦血管隱患
“既然患者找到了我這里,那我就要對每一位患者負責,不能辜負他們的信任”,這是陳廣垠主任常說的話,基于對心腦血管疾病的深刻了解,陳主任對每位患者的問診都細致入微。從既往的檢查報告到日常的飲食習慣,從工作壓力到睡眠質量,都要詳細詢問,也正是這種一絲不茍的態度,讓許多潛在的心腦血管問題被及時發現和干預。
公益義診風雨無阻,讓優質醫療資源真正下沉
無論寒冬酷暑,這些年來陳主任的義診行程從未間斷,他深入基層社區,將優質診療服務送到千萬百姓家門口,當時有一位65歲的李女士,其實已經患有高血壓多年,也從來沒有去檢查過,還是陳主任在義診中發現了她的病情,隨后為其制定了可行的調理方案,經過系統辨證調理,她的血壓從當時發現的160/110mmHg穩定降至140/85mmHg左右,至今已三年未出現并發癥了。
臨床與科研并重,主張中西醫結合治療
在三十余年的臨床實踐中,陳廣垠主任始終秉持"尺有所短,寸有所長"的觀念,基于時代的發展,他既見證過西醫的先進,也深知中醫的獨特優勢,正是這種不偏執、不盲從的專業態度,讓他探索出了一條中西醫優勢互補的診療之路。
之前有位 58 歲的冠心病患者,一直規律吃著阿司匹林、阿托伐他汀和美托洛爾,前兩年病情還算穩當,可那段時間卻總胸痛,發作得越來越頻繁,有時候一天能疼兩三次,連帶著肩膀都發沉。
陳廣垠主任仔細看診時,發現他臉色發暗,舌頭紫得厲害,再結合脈象來看是典型的氣滯血瘀體質,再一細問,患者說自己還常年噯氣,夜里也睡不好,針對患者情況,陳廣垠主任辨證分析后,一方面針對患者氣滯血瘀的體質特點,開了一些中藥去調理患者的整體狀態,另一方面也適當調整了西藥用量,這樣配合著來,既能控制住病情的惡化,又能慢慢改善體質,讓患者少受點罪。
"妙手回春醫術精,醫德高尚暖人心",這是患者康復后特意送來的錦旗,鮮紅的錦旗背后,是陳主任對患者盡心盡力的診療,更是患者發自內心的感激之情,在陳主任的診室里,這樣的錦旗掛滿了一面墻,每一面都訴說著一個患者重獲健康的故事。
陳廣垠主任雖然是中醫,卻從來不否定西醫的價值,只是在每個病例中尋找更合適的方案,用實實在在的療效證明專業的醫者,永遠以患者的健康為目標,同時,作為一名深耕醫學領域的專家,他不僅在臨床一線積累了豐富經驗,更在學術研究領域建樹頗豐。作為碩士研究生導師,他主持參與多項國家級、省部級科研課題研究,在核心期刊發表學術論文10余篇,主編醫學專著10余部,真正實現了臨床與科研的相互促進。
如今,陳廣垠主任除了在望京醫院坐診外,每周四還在北京融科醫院增設了門診,只為讓更多患者能便捷地享受到優質診療,他用三十年的堅守證明:好醫生不僅要治病,更要用對每個患者真誠以待。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