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賭中國不敢動手?10億美債被拋售,美聯儲態度悲觀,美國人究竟還是沒逃過這一劫。
就在中美關稅戰進入階段性緩和的關鍵時刻,中國甩出了一張牌,在5月減持了近10億美債。也就是,我國已經連續三個月減持美債推進去美元化,持有美債的總體規模已經跌至日本、英國后的全球第三。美國特朗普政府終究為自己的傲慢付出了代價。
相信很多朋友都知道,特朗普針對中國的關稅一度疊加到了145%,這個數字其實已經失去了實際意義,中美關稅戰打到那個地步,關稅已經不再是主戰場,雙方在關稅以外的反制措施,變成了關鍵。對此,咱們國家早有先見之明。
從去年開始,我國就有意識的減少進口美國的大豆、液化天然氣等。在2017年時,美國大豆占我國大豆進口量的約40%,但是,現在這個比重已經下降到了近乎為零,其份額被來自巴西的大豆填補。巴西大豆占我國大豆進口量的比重,已經從2017年的50%攀升到了70%。更讓人拍手叫絕的是,從今年1月開始,我國就凍結了美國大豆和玉米的訂單,受到同等“待遇”的,還有來自美國的液化天然氣。數據表明,自今年3月起,中國已經超過三個月停止進口來自美國的液化天然氣。
客觀來講,如果不是國家早有準備,特朗普的關稅戰,肯定是要對我們的生活產生沖擊的,但好在咱們國家未雨綢繆,加上有巴西和俄羅斯兩個靠譜的朋友,特朗普關稅戰并沒有對我們的生活造成太大的沖擊,但大洋彼岸的美國民眾,可就沒那么幸運了。
因為特朗普的關稅政策,美國民眾不得不面臨生活成本上漲的困境。有權威數據表明,美國市場對中國制造的家庭日用品、金屬、電子產品等半成品、商品十分依賴,在特朗普的高關稅政策下,這些商品要么價格暴漲,要么直接斷貨,更為關鍵的是,依賴中國供應鏈的美國電動汽車制造商,不得不面臨成本飆升的問題。講到這里,我想很多朋友也明白了為什么馬斯克和特朗普鬧掰了,說難聽點,特朗普這是砸了馬斯克的飯碗啊!
也就是在這樣一個背景下,美聯儲給了特朗普又一記重拳。本月16號,美聯儲發布了美國經濟狀況“褐皮書”。在“褐皮書”中,美聯儲直言不諱的通告全球,說美國經濟前景悲觀。這自然是讓特朗普火冒三丈,揚言要解雇美聯儲主席鮑威爾。我只想說,“巧婦難為無米之炊”,不管誰來當這個美聯儲主席,恐怕都沒辦法抵御關稅戰給美國經濟帶來的沖擊。可笑的是,靠著操弄關稅戰的內幕消息,特朗普家族和特朗普政府團隊卻賺了個盆滿缽滿。只能說,終究還是普通美國民眾承受了一切。而面對國內的窘境,特朗普自然不可能視若無睹。最近這段時間,特朗普對中國的態度,肉眼可見的在軟化,更是降低調門,說將用“非常友好”的方式和中國打交道。
在我看來,雖然勝負已分,但美國政府的退縮并不代表我們徹底贏了。要知道,資本主義本來就具有軟弱性和妥協性,特朗普態度的軟化只能說明我們的對策是正確的,美國被打疼了、打怕了,而不能說明美國政府意識到了自身的問題,更不能說明中美之間的矛盾得到了根本上解決。我們不能因為特朗普政府一時的退讓就松一口氣,相反,越是這個時候,越要警惕美西方明修棧道、暗度陳倉,越要團結各方力量,構建更加公平合理的國際貿易格局。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