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5年,上海電視藝術家協會成立,上海本地的電視劇創作亦如雨后春筍般蓬勃發展,涌現出一部又一部跨越時代的優秀作品。這些作品不僅在國內產生了深遠影響,更遠播海外,成為中華文化的重要傳播者。
今年正值上海電視藝術家協會成立四十周年,今天13:10,東方衛視《可凡傾聽》特別邀請多部經典滬產電視劇的主創人員,共聚一堂,分享那些幕后故事與藝術追求。他們中,有將滬劇藝術推向全國的滬劇電視劇《璇子》的導演許諾,主演茅善玉;有成為幾代人青春記憶的電視劇《十六歲花季》的導演張弘、富敏,主演戰士強、吉雪萍;還有獲獎無數的電視劇《濟公》《上海的早晨》的導演張戈,《上海的早晨》主演嚴翔之女嚴曉頻……
01
1983年 《璇子》破界:
中國首部戲曲電視連續劇《璇子》橫空出世,該劇由資深導演許諾執導,青年演員茅善玉主演,一曲《金絲鳥》讓無數觀眾愛上了滬劇,也認識了這位在滬劇界嶄露頭角的明星。許諾導演回憶起拍攝《璇子》的契機,感慨萬千,正是這部劇讓滬劇走出了上海,走向了全國乃至世界。
02
1985年 《濟公》出世:
由張戈導演執導,游本昌飾演的“濟公”,獨特的表演風格,深深烙印在觀眾心中,也成為了游本昌當仁不讓的人生角色。《濟公》不僅風靡全國,更遠銷新加坡,開啟了上海電視劇文化輸出的先河。張戈導演在節目中分享了選角背后的故事,游本昌的喜怒哀樂形于色,完全契合了“濟公”這一角色。
03
1990年 《十六歲花季》定義青春:
張弘、富敏夫婦執導的這部校園劇,真實反映了青少年的成長煩惱與理想追求,成為了一代人的青春記憶。主演戰士強、吉雪萍深情回憶拍攝時的趣事與感悟,讓我們再次感受到那份純真的美好。
04
1992年 《上海的早晨》刻畫時代:
這部經典之作同樣出自張戈導演之手。主演嚴翔以其端莊儒雅的形象和深入人心的細膩表演,為觀眾呈現了一個鮮活的資本家形象,展現了上海民族工商業者的多面性。嚴翔之女嚴曉頻在節目中回憶了父親拍攝時的點點滴滴,讓我們更加了解到老一輩藝術家們的敬業與執著。
經典永不落幕,藝術始終在場
上海電視藝術家協會四十年來始終堅守初心:電視藝術的價值,在于成為時代的見證者與文化的傳承者。此次特別節目,不僅是向經典致敬,更是對未來的期許。讓我們一同走進那些經典滬產電視劇的世界,在熟悉的旋律與故事中,感受上海電視藝術家協會四十年藝術傳承的溫度。
敬請關注7月19日(周六)13:10東方衛視《可凡傾聽》,海上花開——上海視協成立40周年特別節目。
這里是上海,這里是東方衛視。
更多精彩 強勢關注
\亞洲首檔跨國歌手文化交流節目\
亞洲新聲
東方衛視 每周日21:00播出
敬請期待!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