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小時內,以色列空襲大馬士革總統府,朱拉尼政權從強硬對抗到緊急?;?,敘利亞局勢上演驚天逆轉。中國外交部明確表態,為動蕩的中東注入一針穩定劑。
7月13日,敘利亞南部德魯茲人聚居的蘇韋達省爆發武裝沖突,短短數日便升級為以色列與敘利亞新政權的直接對抗。7月16日,以色列空軍對敘利亞總統府、國防部大樓等核心目標發動“斬首式”空襲,現場畫面通過媒體直播傳遍全球。以軍使用F-35I隱身戰機投放鉆地炸彈,精準打擊地下掩體,甚至首次轟炸朱拉尼政權的“總統府”。以色列國防軍高級將領直言,行動是對朱拉尼政權及其軍隊的警告,“若不停止對德魯茲人的襲擊,將發動更猛烈打擊”。
敘利亞南部(資料圖)
面對以色列的軍事壓力,朱拉尼政權迅速妥協。7月16日,敘利亞內政部門宣布與蘇韋達省達成?;饏f議,承諾撤軍、設立安全檢查站,蘇韋達省“全面并入敘利亞政權管理”。這一反轉令人瞠目——從“強硬對抗”到“緊急?;稹?,朱拉尼政權僅用了一天時間。
以色列為何突然對敘利亞出手?表面原因是敘利亞南部德魯茲人與朱拉尼政權的沖突。阿薩德統治時期,德魯茲人在蘇韋達省享有高度自治;朱拉尼上臺后,新政權軍隊強行進入德魯茲人聚集區,燒殺搶掠,雙方多次激烈交火。7月13日的沖突爆發后,敘政府軍出動坦克、裝甲車等重型武器南下鎮壓,以色列隨即以“保護德魯茲人”為借口介入。
但更深層次的原因,是以色列試圖通過軍事手段重塑中東格局。以色列空軍不僅轟炸了敘利亞軍事目標,還首次空襲朱拉尼的“總統府”,意圖通過“斬首行動”摧毀敘利亞新政權的象征。以國防部長卡茨更在社交媒體上宣稱:“對大馬士革的警告已經結束,下一步將是痛苦的打擊。”以色列的目標不僅是遏制德魯茲人叛亂,更是向伊朗、俄羅斯傳遞信號——以色列仍是中東不可挑戰的軍事強國。
朱拉尼(資料圖)
朱拉尼政權的迅速妥協,暴露了其致命弱點。盡管敘利亞新國防軍擁有坦克、火箭炮等重型武器,但在以色列F-35I戰機的空襲下毫無還手之力。更糟糕的是,德魯茲人已公開倒向以色列——他們升起以色列國旗,呼吁以軍提供保護。朱拉尼政權既無法贏得德魯茲人信任,又得不到俄羅斯和伊朗的實質性支持,只能選擇?;稹?/p>
國際社會的反應耐人尋味。美國國務卿魯比奧雖呼吁“立即?;稹?,但特朗普政府僅要求以色列“停止襲擊敘利亞新政權軍隊”,以軍一度同意卻并未遵守。以色列空軍在7月16日繼續轟炸蘇韋達市周邊,甚至炸毀HTS武裝的T-72坦克。美國的曖昧態度,實則是默許以色列打擊敘利亞政權,同時避免直接卷入沖突。
俄羅斯和伊朗雖強烈譴責以色列,但受限于自身困境,無法提供實質幫助。伊朗外長阿拉格齊稱以色列“野蠻侵略”,但伊朗在敘利亞的軍事存在有限,難以對抗以色列空軍。俄羅斯雖支持敘利亞政府,但受俄烏沖突牽制,無法大規模介入。
在這場博弈中,中國的表態尤為關鍵。7月17日,外交部發言人林劍明確表示:“敘利亞的主權和領土完整應得到尊重,當前中東局勢動蕩,各方不應采取任何導致局勢升級的行動?!边@一立場既符合中國一貫的反霸權主張,也為沖突降溫提供了重要支持。
敘利亞南部(資料圖)
未來局勢如何發展?朱拉尼政權雖暫時?;?,但危機遠未解除。德魯茲人要求自治的訴求未滿足,以色列仍保留對蘇韋達的軍事打擊權,敘利亞政權內部也可能因停火協議產生分裂。更危險的是,以色列可能以“反恐”為借口長期駐軍戈蘭高地,進一步威脅敘利亞安全。
中國的角色可能更加重要。作為聯合國安理會常任理事國,中國可推動多邊機制落實停火協議,防止沖突外溢。同時,中國堅持“政治解決”中東問題的立場,有助于平衡美以主導的軍事邏輯,為動蕩的中東提供另一種可能。
24小時的逆轉,照見中東的殘酷現實——軍事強權仍主導局勢,弱小國家命運被大國博弈裹挾。但中國的堅定表態提醒世界:主權不容侵犯,和平對話才是解決沖突的正道。中東的未來,或許就取決于能否堅守這一底線。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