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報告,幸福新村發生災情,公房窗戶掉落,屋頂有東西搖搖欲墜,有居民受傷,新農學校門口居民樓那里也有積水,我們的排水泵功率不夠,請求支援。”7月18日,金山區朱涇鎮浦銀居民區的幸福新村內,一場模擬臺風、暴雨自然災害的應急演練緊張上演。在2025年第13號臺風來襲的設想背景下,這個建于20世紀90年代的老舊小區瞬間“遭遇”狂風暴雨的全面侵襲,屋頂瓦片墜落、樹木倒伏堵路、低洼地帶積水嚴重、居民手臂被墜物砸傷……面對多重險情,朱涇鎮迅速啟動“三級應急響應圈”機制,多部門協同聯動,展開了一場與時間賽跑的搶險救援行動。
“三級應急響應圈”如何運轉
“7號樓有高空墜物風險,請求支援!”上午9時,樓組長朱方華在小區樓道群的信息交流中發現險情,立即奔赴現場并聯系物業公司安保人員,迅速拉起警戒線,設立警示牌,引導提醒居民繞行,同時將信息上報居委會,組織受災居民向安全區域轉移。這標志著“第一圈層響應”正式啟動。根據朱涇鎮災害處置“三級應急響應圈”工作機制,“第一圈層”由樓組長、物業人員等組成,可在3分鐘內啟動先期處置。
醫護人員迅速到場為“受傷居民”包扎止血
浦銀居民區黨總支書記沈婉紅接到報告后,立即啟動“第二圈層”應急響應行動。“第二圈層”應急力量由村居委人員、社區民警、社區衛生員等構成,能夠在5分鐘內快速進行增援處置。醫護人員為“受傷居民”包扎止血后,將其轉移至臨時醫療點;社區民警擴大警戒范圍,引導居民遠離危險區域;居委會工作人員查看現場情況后,確認有高空墜物的風險,小區內路面也出現積水需要緊急處置。
消防救援人員登上屋頂清除破碎瓦片
當發現積水無法通過常規排水解決時,浦銀居民區立即向鎮防汛應急指揮部請求支援。隨著指揮長一聲令下,“第三圈層”應急響應全面展開,各專業隊伍在15分鐘內開展專業救援處置。無人機升空巡查受災區域全景,排水清淤組迅速支援積水區排水,并派出鏟車和自卸車清理墜落磚瓦和倒伏樹枝,消防救援人員登上屋頂清除破碎瓦片,應急救援隊協助排除障礙車輛。隨著風險被一一排除,演練也接近了尾聲。
“第三圈層”響應后,排水清淤組迅速支援積水區排水
推動災害處置向“救早、救小、救初期”轉型
本次演練集結了12個部門、40余人,模擬了初期警戒、人員救治轉移、高空排險、排水清淤、路面清障等7個關鍵科目。家住幸福新村的楊老伯感觸很深:“以前臺風天覺得關好門窗就沒事了。現在明白了,還要提前檢查空調外機、雨棚這些隱患點,聽到警報更要按指定路線跑。”
“這次演練的核心,是檢驗我們聚焦基層最小應急單元的能力,推動災害處置向‘救早、救小、救初期’轉型。”朱涇鎮城市安全管理辦公室主任俞臻悅強調,“無人機提供了精準的全局視野,而‘三級響應圈’則清晰劃分了社區自治力量、專業處置力量和綜合保障力量的職責邊界,避免了‘一擁而上’可能造成的混亂。”
未來,朱涇鎮將進一步總結災害處置經驗,深化完善“三級應急響應圈”運行機制和災害處置應急預案,提升各部門在災害發生時的應急處置能力,讓“三級應急響應圈”成為保障居民生命財產安全的“堅實壁壘”。
原標題:《3分鐘、5分鐘、15分鐘!模擬“臺風”來襲,朱涇“三級響應圈”護居民平安》
欄目編輯:顧瑩穎 圖片來源:朱涇鎮
來源:作者:新民晚報 趙菊玲 通訊員 陸哲涵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