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7日,2025“知行貴州·交通黔行”——超級橋梁見貴州研習團活動在安順職院舉行。系列活動豐富多樣,讓參與者深入領略貴州的民族文化、超級橋梁魅力以及獨特的地理地貌。
研習團在安順職業技術學院合影。
首先研習團來到安順職業技術學院旅游系,體驗非遺蠟染制作課程。大家拿起蠟刀,蘸取熔蠟在布上嘗試繪畫,隨后參與藍靛浸染環節。當去除蠟層,藍底白花的圖案呈現出來,尤其是蠟自然龜裂形成的天然花紋,讓成員們直觀感受到這項 “東方第一染” 的獨特工藝。作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安順蠟染的制作過程讓大家對傳統技藝有了真切認識。
貴州非遺蠟染體驗。
隨后,農工系的茶藝加工與制作課程開啟,大家深入學習了茶藝知識,體驗了茶藝制作的過程。成員們跟隨指導,體驗了選茶、煮水、泡茶等環節,在實踐中了解茶藝文化。大家體會到,茶藝不僅是泡茶飲茶的技藝,更蘊含著靜心養性的生活態度,對宋代以后形成的完整茶藝體系有了實際感知。
茶藝茶文化體驗。
茶藝茶文化體驗。
當日下午,研習團前往壩陵河大橋,參與貴州超級橋梁文化課程。壩陵河大橋線路全長2237米,主橋長1088米,坐落于貴州省安順市關嶺布依族苗族自治縣,成員們近距離觸摸橋體結構,聆聽建設者們克服地質難題的故事。作為榮獲中國建設工程魯班獎的貴州早期特色橋梁,它不僅是冰冷的鋼筋混凝土,更是貴州人“逢山開路、遇水架橋”精神的見證。“走在橋上看兩岸風光,更能體會到這座橋背后凝聚的知識與技能有多了不起。”親身體驗橋的宏偉與穩固后,大家對“超級橋梁”的意義有了更深刻的認知。
研習團壩陵河大橋合影。
此次活動,研習團成員通過一系列親身體驗,深入接觸貴州的文化與自然特色,收獲頗豐。(文/圖 陳桂鴻、楊秋碩)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