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上周(7月7日)鄭州港總體規劃(2035年) 環境影響評價公眾參與一次公示之后,近日二次公示也來了,亮點還真不少,咱們往下看。
規劃簡介
1、規劃名稱:鄭州港總體規劃(2035年)
2、規劃期限:規劃基礎年為2024年,規劃水平年為2035年。
3、規劃范圍:鄭州市以及開封市尉氏縣境內的賈魯河、北康溝河、伊洛河等岸線及相關水陸域。
4、規劃概況:鄭州港規劃“一港三區”,形成以尉氏、航空港、中牟3個港區為主體,康百萬、洛神、龍湖、象湖等多個客運港點為補充的層次清晰、功能明確、結構合理、協調發展的港口格局。
鄭州港概念規劃想象 僅供參考 以最終公示為準
港口性質與功能
鄭州港是河南省地區性重要港口,是服務中西部地區大宗貨物水陸中轉、構建中部便捷出海水運通道的重要樞紐,是建設中部地區重要的中心城市、國際性綜合交通樞紐城市的重要載體,是鄭州都市圈發展樞紐經濟和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支撐,是打造中部先進制造業基地、商貿物流中心、對外開放門戶和促進港產城融合發展的重要引擎。
鄭州港將以集裝箱、件雜貨和大宗散貨運輸為主,兼顧旅游客運功能,大力發展臨港經濟、現代物流、保稅商貿等功能,逐步發展成為智慧綠色、功能完善、設施先進、開放融合的現代化樞紐港。
根據鄭州港的性質和發展定位,結合腹地經濟形態和發展特點等,研究確定鄭州港應具備裝卸儲存、中轉換裝、多式聯運、產業集聚、現代物流、綜合服務、旅游客運等功能。
船型預測
表1 鄭州港規劃代表船型及尺度表
岸線利用規劃
鄭州港港口岸線6136米,其中貨運岸線4826米,占比78.8%;客運岸線700米,占比11.4%;支持系統岸線600米,占比9.8%。
港區布局
鄭州港規劃“一港三區”,形成以尉氏、航空港、中牟3個港區為主體,康百萬、洛神、龍湖、象湖等多個客運港點為補充的層次清晰、功能明確、結構合理、協調發展的港口格局。
規劃協調性分析
主要環境影響分析 略
環境影響評價結論
鄭州港總體規劃(2035年)對科學指導區域內河港口的未來發展,進一步完善港口功能,提升港口綜合服務能力,適應新形勢下腹地經濟社會發展和產業轉型升級具有重要作用。
在落實本報告書中提出的規劃實施階段的各項生態與環境影響減緩措施、環境風險防范與應急措施,并加強規劃實施階段的環境管理的前提下,可以滿足污染物達標排放、區域環境質量達標、減緩生態影響、環境風險可控的要求,使本次規劃實施對規劃所在地的地表水環境、地下水環境、聲環境、大氣環境、生態環境的影響處于可以接受的范圍。
因此,在落實本報告書提出的規劃調整建議、污染防治和環境風險防范措施的情況下,從環境保護角度出發,鄭州港總體規劃(2035年)實施是可行的。
總結
鄭州港總體規劃(2035年)環境影響評價公眾參與一次公示、采取簡版還能說的過去,但第二次環評公眾參與只是文字描述相對豐富了一些,依然屬于簡版。不得不說,這工作夠緊張了,二次環評公示了,圖還沒有完全敲定。
希望主導設計單位和部門能加快進度,讓大家早日看到河南內河航運新戰略下的鄭州樞紐藍圖,相信不會太遠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