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來了有好酒!對中國友好的國家,我們都能讓他們得到實惠,哪怕他已經瀕臨破產!
中國通過一個港口,救活了資不抵債的希臘,讓這個文明古國得以繼續維持下去。
而這,僅僅是因為當年我們在運回中國的第一艘航母時,希臘提供了幫助。
希臘當年是如何幫我們的?我們又是如何回饋的呢?這些還要從“瓦良格號”的回歸說起。
1998年,一個消息震驚了世界:已經陷入經濟危機的烏克蘭,準備賣出自己船廠中的“瓦良格號”半成品!
“瓦良格號”是蘇聯計劃中的第二艘真正的航母,雖然先進程度不如美國,但仍是蘇聯時期工業的集大成者。
對于急于發展海軍的我國來說,這是一個必須要拿到的“寶貝”。
然而,有眼光的不只是中國,歐美國家和他們的代理人們,也都盯上了這艘半成品航母。
于是,韓國人出面,開始和中國公開叫價。
而中國方面,為了避免出現麻煩,一直是商人徐增平出面來購買這艘軍艦的。
所以在資金上,不可能比韓國更雄厚。在交易的最后,韓國人已經接近成交。
不過,吉人自有天相。突然而至的金融危機,讓韓國人損失慘重,以至于連尾款都無法支付了。
于是,這場交易起死回生,徐增平最終以兩千萬美元的價格,買到了“瓦良格號”。
可是誰能想到,購買軍艦的一波三折,比起之后的麻煩來,僅僅是個開胃菜。
我國與土耳其的關系,其實算不上有多壞。
所以在制定回國方案時,我國按照最常規的方式,決定通過土耳其的博斯普魯斯海峽。
然而,這卻成了一場噩夢的開始。土耳其方面在“瓦良格號”剛剛到達時,突然下令阻攔。
他們表示,“瓦良格號”的體型過大,穿越海峽時會影響其他船只通行。
土耳其的理由,實在讓人感到匪夷所思。
博斯普魯斯海峽最窄處有708米寬,而“瓦良格號”艦寬只有70米左右,即使加上拖船的寬度,也超不過100米。
說我們的船“體型過大”,完全就是一種刁難。
當然,我們也能很容易地猜出,土耳其背后的指使者是誰。
土耳其是北約國家,而美國則是北約的老大。
很顯然,美國這是將土耳其頂到了前面,想讓這個小國來阻擋中國的航母之路。
不過,土耳其人也有著自己的想法。他們想要通過這件事,狠狠地“敲”我們一筆,給自己弄到些利益。
為了能盡快將“瓦良格號”弄回來,國家在2001年,派出了一個負責修訂計劃的專家組。
組里的成員,包括幾個資深的航運專家。
他們考察了博斯普魯斯海峽附近的情況,給出了一套全新的通行方案。
這套方案十分完善,全程共有11艘其他功能性船只參與,可以完全保證“瓦良格號”通過海峽時不會有任何問題。
但是,既然土耳其的目的,是從我國得到直接的好處。
那么利益不到位,他們怎么可能放行?于是,他們在審批方案時,提出了很多苛刻的條件。
其中就包括,讓我國政府保證承諾,保證每年都要有200萬中國游客到他們那里旅游。
這之中,牽扯到了國家的巨額補貼。
雖然有困難,但為了早日將“瓦良格號”接回國內,我國還是答應了這個條件。
這個條件能答應,但另一個條件,我國卻無論如何都無法答應.
土耳其竟然提出,讓我國上交10億美元的所謂“保證金”。
要知道,“瓦良格號”的購買費用才2000萬美元,而中國當年的全年GDP也不過1.4億美元。
一下子讓我們交10億美元,實在是太過分了,我們絕不能同意。
至此,談判陷入僵局。但是,“瓦良格號”每在外漂泊一天,都是一筆巨額的開銷。
這個局,必須有一個第三方幫我們突破。而就在此時,希臘出手了。
希臘也是北約國家,所以和土耳其能說上話。而他們和我國的關系,其實也就是一條船的關系。
我們拖拽“瓦良格號”的幾艘拖船之一,就是希臘的“菲利克斯號”。
所以,他們也是能介入這件事的唯一第三方。
在土耳其提出過分要求時,希臘也是覺得他們太過分,于是主動提出,幫助我國調停。
在談判中,希臘表示,自己可以作為中國的擔保國。
如果“瓦良格號”在通過海峽時,確實給土耳其造成了損失,那么由自己包賠。
能承擔擔保責任,希臘無疑是頂著巨大的風險。
也正是由于他們的調停,土耳其才最終通過了我們的通行方案,讓“瓦良格號”順利通過了海峽。
希臘用自己的誠意,幫助中國省下了巨額外匯,這已經足夠彰顯中希兩國的友誼了。
而緊接著,另一件事的發生,更讓兩國之間有了一條血色的紐帶。
在“瓦良格號”通過博斯普魯斯海峽之后,突然在國際海域遭遇大風。
風浪造成牽引線纜斷裂,“瓦良格號”瞬間失去了方向。
此時,在這艘航母上,有7名中國的技術人員無法撤退。
希臘方面在第一時間派出直升機,將我國技術人員接到了安全地帶。
后來,經驗豐富的俄羅斯拖船船長重新接駁上了纜繩,這才讓一切有驚無險。
但是在這個過程中,一名叫艾瑞斯·利馬的希臘水手卷入事故,失去了生命。
他的去世,讓中國和希臘的關系更近了一步。
這之后,“瓦良格號”開始逐漸靠近中國海域。
但是,此時美國卻聯合韓國、日本的海上力量,來攔截我們的艦船。
他們表示,“瓦良格號”上安裝的蘇制武器,對美國構成了威脅,所以不能讓船離開。
這時,希臘再次出面幫我們調停。
最終,此事得到了解決,“瓦良格號”終于來到了中國,開啟了我國海軍的航母時代。
中國是個講究禮尚往來的國家,希臘在“瓦良格號”事件上幫了中國那么多忙,我們自然也會在他們困難時伸出援手。
2008年,美國次貸危機席卷全球,希臘的經濟遭受了重創。
2009年,希臘的財政赤字增高了一倍還多,信用評級也大幅下降,借款利率高漲。
希臘陷入了幾乎破產的境地,民間動亂頻發,社會矛盾尖銳,眼看國家就要傾覆。
為了能擺脫悲慘的局面,希臘決定靠出賣國家國有資產回血。
但是,西方國家此時都不好過,無人能提供讓人滿意的報價。
希臘方面陷入絕望,有些經濟專家甚至表示,希臘已經被自己的盟友拋棄。
這時,中國出現了。中國拿出了數十億美元,購買了希臘不少國有資產,幫助希臘渡過了危機。
而且,我國還不是簡單的購買。
我們通過這些希臘的國有資產,跟他們建立了更為廣泛的合作關系,甚至幫他們建設國家。
中希合作的典范,就是希臘的最大港口:比雷埃夫斯港。
中國接手之后,立刻開始了對港口大刀闊斧的改造和擴建。
到了2022年,比雷埃夫斯港的吞吐量,已經穩定保持在了500萬只集裝箱以上,比當年提高了3倍還多。
同時,凈利潤也增長了五千多萬美元。
如今,中國已經和希臘在電力、基礎設施建設、保險等領域,達成了非常深度的合作。
如今,希臘所吸引的海外投資中,有40%都來自中國。
2018年,希臘還加入了中國的“一帶一路”戰略,開了歐盟、北約國家與中國開展經濟合作的先河。
現在的希臘,正因為與中國的合作,走上了一條讓人羨慕的康莊大道。
相信在日后,希臘必然會在歐洲大有作為。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