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6年,周總理因病逝世,中華大地一片悲切。
中共中央的領導干部們在悲痛之余,必須面對一個擺在眼前的問題:
周總理走后,誰是他的繼任者?
選擇周總理接班人的大事兒,自然必須得詢問毛主席的意見。
面對激烈的新任總理競爭,毛主席的侄子毛遠新詢問他老人家,得到的回復是:
“有一個人比較好一些。”
周總理的繼任者選擇,經歷了怎樣的波折?
毛主席看好的那個人,究竟是誰呢?此人最后成功就任新總理了嗎?
1.小平同志排除
其實早在周總理病重的時候,毛主席和他就已經達成了默契,總理繼任者的人選,是時候進行慎重考慮了。
只不過當時由于情況特殊,毛主席遲遲下不了決心。
當時的國務院第一副總理,是主持中央工作多年的小平同志。
毛主席十分欣賞小平同志的才華和能力,但不認為他是接替周總理的最佳人選。
小平同志不適合接周總理的班,主要是因為當時的政治形勢比較特殊。
那個時候,張和王等四人,還在不停搞事兒攪混水,小平同志站得太前是很不利的。
當時張匯集了一眾擁躉,為自己接任總理造勢,一副勢在必得的樣子。
王也在積極行動,尋覓良機,許多人覺得總理之位應該就是他們四人之間的了。
但英明睿智的毛主席,對此有完全不同的見解。
由于毛主席身患重病,還飽受眼疾困擾,他當時主要是靠侄子毛遠新傳遞自己的態度。
有人建議讓小平同志退出中央,毛主席第一時間通過毛遠新,表達了反對。
毛主席明確表示,小平同志可以解除部分職務,也可以進行轉崗,但不能解除他在中央的全部職務。
毛主席早就看清了張、王一幫人的做法,因此及時穩住了大局面。
有毛主席的表態,小平同志調職或者部分解職已成定局。
雖然他被排除在了升職總理的人選之外,但有毛主席的話,他的后續還是留下了充足的斡旋余地。
2.華國鋒被“點將”
小平同志的安排,得到了妥善的解決方案,可周總理的接任者人選,依然懸而未決。
毛遠新因此再度詢問毛主席,這次他老人家思索已定,只回了一句話:
“我看啊,還是華國鋒同志比較好一些。”
毛主席的輕輕一句話,擊碎了張和王的總理夢。
中央領導干部們雖然大感意外,但仔細一琢磨,提拔華國鋒同志確實也在情理之中。
華國鋒同志雖然資歷顯得薄弱,但地方政績突出,進入中央以來,他處理突發問題時的表現稱得上是可圈可點。
周總理在世時,曾不止一次表揚過華國鋒同志的工作能力和做事態度,他算得上是被毛主席和周總理一起提拔起來的。
更重要的是,華國鋒同志為人低調勤勉有韌勁兒,這股“以柔克剛”的勁頭兒,正好適合處理可以預見的未來政壇風波。
可華國鋒當總理,接周總理的班,勢必會激起張、王的強烈反對動作。
毛主席考慮到了這一點,在定下華國鋒接任總理后,也給他留下了兩個很大的后續保障,讓他可以放開手腳去工作。
毛主席給華國鋒安排的第一道保障,就是直接下令:
華國鋒同志的總理事務,張、王不能越過職權去插手。
除了這重保護,毛主席給華國鋒安排的中央同事們,也是一大保障。
小平同志解除部分職權之后,被安排到了外事崗位;陳錫聯主持軍委工作。
陳錫聯
這兩位老革命,都是工作能力突出、政治立場堅定的好幫手。
有他們在,華國鋒開展總理工作,肯定會順利很多。
一切安排妥當后,毛遠新在中央政治局會議上正式傳達了毛主席的指示。大家都表示了同意的態度,華國鋒暫時成為了代理總理。
明眼人都能看出,所謂的代理總理,就是一種過渡,華國鋒在熟悉完工作后就會轉為正式的總理。
張和王雖然明白這一點,可心不甘情不愿的他們,還是為了總理夢開始四處煽風點火瞎搞事兒。
有毛主席的威望在,張和王再鬧,也終究鬧不出什么大亂子,華國鋒同志就這樣穩穩當當地在代理總理的位子上干了起來。
四月份的時候,華國鋒正式轉正,成為了接班周總理的新一任國務院總理。
按理來說,此時周總理繼任者之爭,算是正式落下帷幕了。
可睿智的毛主席深知,張和王只是暫時消停了下來,自己一旦撒手人寰,恐怕還會起風波。
為此,毛主席想到了跟一位老戰友托付這件大事。
3.老帥穩定大局
1976年8月,毛主席病倒在床上,各位中央領導干部紛紛去看望他。
當看到葉劍英元帥的時候,毛主席很高興,連忙讓他走上前進行細談。
此時毛主席已經病入膏肓,根本說不出話了,只能用手拍一拍葉帥。
多年的戰友默契,讓葉帥心領神會,毛主席一直惦記的,除了穩定大局還能是什么?
這位老帥自然不會辜負毛主席的囑托,當毛主席去世后,張的擁躉想要趁機搞事兒,于是便跑到葉帥處進行攛掇。
葉帥直接用一句話旗幟鮮明第懟了回去:
“我們當下最要緊不過的事情,就是緊緊團結在黨的周圍!”
張在折騰,王那邊也沒閑著。
他授意自己的秘書給地方打電話,要地方干部們有事兒先跟自己匯報。
心細的葉帥很快便發現了王的小動作,及時制止了,讓王好一陣灰頭土臉。
此后好幾個月,張和王一直在不停折騰,想要攪事兒。
他們的好幾次陰謀,都是被葉帥及時發現并且制止的。
可以說,在毛主席走后,葉帥成為了黨中央的“定海神針”,對華國鋒同志順利開展總理工作給予了很大幫助。
后來,華國鋒同志又更進一步,成為了國家主席。
張和王想要利用毛遠新阻撓華國鋒的當選,結果又是被葉帥戳破。
毛遠新之所以會被他們蒙蔽,主要還是因為其“毛主席生前傳話人”的身份比較特殊。
張和王賊膽包天,竟然想搞古代“假傳遺召”,結果還沒等開始行動,就被毛主席之前“不得越權”的死命令壓制住了。
由此可見,毛主席生前對華國鋒同志的一系列安排,是多么周詳。
簡簡單單一句“還是他比較好一些”的背后,是毛主席經年累月的政治智慧。
最終,華國鋒同志沒有辜負毛主席的殷切期望,成功將國家帶上正軌,新中國歷史在1978年翻開了嶄新篇章。
對于華國鋒的繼任過程,你是怎么看的呢?歡迎大家在評論區留言交流討論。
參考資料:
1、人民網 《政壇“黑馬”華國鋒如何成為“英明領袖”的?》
2、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1976:身處逆境的鄧小平》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