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湖南奇人黃國祥(黃二爺)是書法家、藏家兼多面手,其書法如“發展才是硬道理”“實事求是”等,筆鋒大膽、解說幽默,拍賣現場妙趣橫生。生活中他灑脫不羈,愛酒、擅即興表演,文物鑒賞眼光毒辣,詩詞創作詼諧。六旬仍活躍,以“人生如戲”的態度,將認真與玩笑融合,參透“快樂是硬道理”的活法,境界超然。
▲黃國祥在創作中
話說湖南有位奇人,字寫得比茅臺還醉人,當演員演誰象誰。此人姓黃名國祥,江湖人稱"黃二爺"——您可別誤會,這"二"不是指他缺心眼,而是說他身懷"皕森"(二百棵樹)的雅號,活像個人形書法森林。
這位二爺的人生劇本堪稱魔幻現實主義:上午還在省委機關揮毫潑墨,下午就化身演員,晚上可能就抱著拍賣得來的大鈔往山區跑。要我說,這哪是書法家?分明是書法界的"川劇變臉大師"!
二爺的書法作品拍賣現場,活脫脫是出相聲劇。某日他寫"發展才是硬道理",七個大字拍出天價。您猜這位爺怎么說?"這價格發展得比深圳速度還快,看來硬道理確實夠硬!"臺下收藏家們笑得前仰后合而誠實地舉牌——這大概就是最高境界的"笑納"。
細看這幅"硬道理",筆鋒比改革開放的膽子還大,墨色比春天的韭菜還鮮嫩。那個"硬"字寫得,左邊"石"部穩如泰山,右邊"更"部活像小崗村按手印的架勢。整幅作品看下來,仿佛能看見那干勁有力的嘭嘭聲響。
至于那幅"實事求是",簡直是二爺的性格說明書。四個字寫得方方正正,卻暗藏玄機——"事"字最后一捺突然飛揚,活像他喝完二兩白酒后突然詩興大發的模樣。有回他解釋創作心得:"寫'實'要像老農種地,'事'要像醉漢走路,'求'要像餓虎撲食,'是'要像老僧入定。"聽聽,這哪是書法課?分明是單口相聲!
有位評論家曾說:"看二爺的'實事求是',就像看湖南的辣椒——表面紅火,內里通透。"要我說,這評價還是太含蓄。二爺的字分明是"毛氏紅燒肉"式的藝術——肥而不膩,瘦而不柴,最后還非得給您碗底藏顆紅辣椒。
這位爺的生活比他的書法還精彩。在慈善晚宴上能即興賦詩,在老年春晚敢跟00后比街舞。有次湖南衛視臺慶,他穿著中山裝朗誦《將進酒》,念到"會須一飲三百杯"時,突然掏出隨身攜帶的迷你酒壺抿了一口,全場掌聲比春晚還熱烈。事后他狡黠一笑:"這叫行為藝術,李白同志要是看見,準保說'還是你會玩'。"
▲黃國祥在鑒定藏品
收藏界流傳著段子:某土豪出高價求字,二爺眼皮都不抬:"今天沒喝酒,寫不出好字。"第二天帶著茅臺登門,只見他三杯下肚,筆走龍蛇,寫完還嘀咕:"這字值不值錢我不知道,但這酒肯定是真的。"
二爺的文物鑒賞眼光比老茶客品茗還毒。某日有人拿來"明代青花",他瞄了一眼:"這釉色新得跟我昨天買的牛仔褲似的。"后來經鑒定果然是贗品。問他秘訣,他嘿嘿一笑:"真的古董像我這樣滿臉褶子,假貨都跟小鮮肉似的繃著張臉。"
他的詩詞創作更是妙絕。他的《醉書》寫道:"墨是茅臺釀,紙乃湘江裁。忽聞拍賣價,笑倒硯臺歪。"您瞧瞧,這哪是詩人?分明是書法界的"脫口秀大王"。
這位出生于常德,現安居于長沙,如今六旬有五的老頑童,居然還在新富城的古玩城開了間古玩店,他神采奕奕,目光如熾,依然保持著"日飲三杯,周寫五幅"的節奏。問他養生秘訣,他提筆寫下"難得糊涂"四個大字,又小聲補充:"后面還得加個小注——但買茅臺時必須清醒。"有次酒后吐真言:"我這一生啊,像寫狂草——該連的筆斷不了,該斷的墨連不上。但最后往墻上一掛,嘿!居然還挺像回事!"這話說得,把滿屋子人都逗樂了。要我說,二爺哪是在說書法?分明在說人生。
▲黃國祥書法作品
前日拜訪二爺,見他正在臨摹《蘭亭序》。我打趣道:"您這字要能穿越,王羲之都得找您要簽名。"他頭也不抬:"別鬧,我正跟老王商量怎么把'之'字寫得更風流呢!"臨別時,二爺贈我新作——"人生如戲"四字,那"戲"字的最后一勾,翹得比趙本山的小帽還俏皮。我忽然懂了:這位把"硬道理"寫成段子,用"實事求是"調侃人生的老頑童,其實早參透了最高級的活法——認真時比誰都認真,玩笑時比誰都會玩。這境界,可比他拍賣行的成交價值錢多了!
作者簡介:于建初,中國作家協會會員、國家一級作家、文藝評論家、長沙市作家協會原主席、湖南省文史研究館研究員、湖南省直書畫家協會原副主席、多屆湖南省人大代表與省政協委員。
來源:湖南民生在線
作者:于建初
編輯:徐滿哥
一審:徐滿哥
二審:余生
三審:吳明德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