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6日消息,美國商務部長盧特尼克表示,允許英偉達向中國恢復出口H20芯片,是中美近期貿易談判的一部分。
這意味著,這并不是一次孤立的技術出口許可,而是美國在大范圍妥協之后的進一步妥協。要知道,在美方此前的遏制中國框架下,AI芯片出口被視為壓制中國技術能力的關鍵一環,如今恢復供應,說明美國還在繼續往后縮。
在H20芯片之外,美國還同步批準了AMD的MI308芯片的出口申請,使AMD也得以恢復對中國市場的供應。
此外,通用電氣獲準恢復向中國商飛交付航空發動機,確保中國C919與新支線機型的推進系統按時交付。
電子設計自動化領域方面,三家美企——楷登電子、新思科技與西門子EDA——也重新獲得對中國客戶開放核心授權模塊的許可,不再受限于維護版服務。
這意味著中國芯片設計企業,將重新獲得用于先進制程的工具支持,打破了只能維持舊版本的局面。對國內AI芯片、高性能計算等領域來說,這是一個不小的妥協,標志著美方在技術封鎖上的重大讓步。
除此之外,特朗普還罕見地為中國說起了好話。
特朗普日前在出席賓夕法尼亞州能源與創新峰會的時候,公開表示美國會以“非常友好的方式與中國斗爭”。
他還罕見承認了一個事實,那就是中國在芬太尼問題上幫了美國大忙,并且“一直在幫助美國”。
要知道特朗普現在的這番表態和今年2月份相比那是截然不同的,當時他借口芬太尼問題對中國下狠手,宣布加征關稅,言辭十分激烈。
而現在他不僅沒有顛倒是非黑白,反倒在鏡頭面前說出了大實話,對中國表示感謝,做出一番“積極表態”。
顯然,這一輪中美交鋒,從戰略高度看,中國既沒有失去主權,也沒有讓戰略目標受損,反倒是美方退了一步一步又一步。
這是一個好征兆,但鑒于特朗普的“反復橫跳”,變臉比翻書還快的技能,咱們需要做好最壞打算。
就目前的情況來看,美國此次一再低頭,當然不是基于善意,而是有所求:
第一,盡快來中國面談。
一方面,特朗普上任后第一時間便立下了百日內訪華的計劃。
另一方面,特朗普在全球掀起的貿易戰、關稅戰,都已經被中方巧妙破解,但他不肯承認是自己決策失誤,反而將訪華當成挽回自己口碑的關鍵一環,因為只有與中方見了面,就能說是兩方談判的結果。
還有非常重要的一點,今年是中國抗日戰爭勝利80周年,中方已經宣布要舉辦九三閱兵大盛典,這對特朗普來說,簡直是致命的誘惑。特朗普不想錯過這個大秀中美友情的好機會。
第二,跟中國就稀土等關鍵議題達成共識。
雖然特朗普的關稅大棒揮得風生水起,但目前受傷害最大的還是美國自己,美國企業和消費者已經承擔了巨大的代價,美國軍工制造業也一度陷入停擺。
在國內怨聲四起、麻煩不斷的情況下,特朗普必須做點什么,保證自己屁股下的總統之位能坐穩。
所以他才會選擇跟中國暫時“講和”,降低對華調門,自己給自己找臺階下。但我們都知道,這只是暫時的。
還是那句話,合則兩利,斗則俱傷。
中國可以選擇與美國緩和合作,但絕不會在威脅與封鎖下低頭。
美國愿意坐下來談,就好好談;非要拔刀相向,中國不僅不會任人欺凌,還會主動出招,看看最終下不來臺的是誰。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