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伏日炎炎火云熾,盤飧何物最相宜?"這是清代袁枚子在《伏日食單》中的靈魂發問。作為美食家的他,吃遍了全國美食,想必他心中是有答案的,只不過這個是答案,不同的人,會有不同的答案而已,尤其是南北飲食差異比較的明顯,那么雖然都是三伏天,自然吃的食物也不一樣。
明日是2025年7月20日,也是入伏的一個時間,民間也把它稱之為“頭伏”,在贛北地區,流傳著一句俗語“頭伏一只雞,一年好身體”。那么進入伏天,為啥要吃雞呢?吃公雞還是母雞?記得:2雞不吃,3事不做,別犯忌諱。
進入伏天為啥要吃雞?吃公雞還是母雞?
《本草綱目》中記載:"雞屬巽卦,得木氣之先,能助肝陽而補脾土"。三伏天里人體陽氣浮于表,內里卻如冷灶空膛,最需溫養。
雞,我們可以簡單的分為公雞還有母雞,那么這個時候適合吃公雞還是母雞呢?筆者認為應該是公雞,而且是那種沒有長冠的公雞。
公雞性溫,尤擅提振陽氣。其肉緊實,富含肌肽(Carnosine)是天然抗氧化劑,對抗暑熱耗損。清早打鳴的公雞,古人視為"引陽先鋒",晨起喝碗公雞湯,恰似為身體注入啟動能量。
而且我們一直在強調伏天要補陽氣,而此時的公雞仔,用來滋補陽氣,也就最為的合適。而且現代研究也發現,雞肉富含維生素B6,是夏季能量代謝的關鍵輔酶。
一、2雞不吃,分別指的是什么雞?
1、 速成的雞不吃
飼料催肥的45天白羽雞,體內蓄積β-受體激動劑殘留。此類物質難被高溫分解,長期食用擾亂心率,尤損心腦血管患者。
2、 病死的雞不吃
農貿市場偶現的暗紫皮色、腥味刺鼻的"廉價雞",實為病死禽類。其體內沙門氏菌超國標300倍,高溫燉煮亦難滅盡,食之輕則上吐下瀉,重則引發敗血癥。因此,在飲食上,我們一定不要去貪圖便宜,去買這樣的雞去吃。
二、3事不做,分別指的是什么?
1、 不喝冰啤酒吃燒雞
就著冰啤酒啃燒雞,寒熱相激如刀絞胃腸。2024年杭州某男子伏天如此飲食,突發急性胰腺炎。溫黃酒配白斬雞方為正道:酒中酯類助雞肉鮮香,微溫不傷陽氣。因此,在這個時候,我們可以選擇來上一道白斬雞,相對比較的營養。
2、 不要硬抗做體力活
天氣炎熱的時候,我們還需要懂的好好休息,不要去硬坑,尤其是不要硬抗干體力活,不然的話,大量的汗液流失,就是容易出現中暑的一個情況,甚至還會引發身體的不適,以及各種疲勞等情況,因此,一定記住,不要去硬抗做體力活。
3、不要吃的過飽
在伏天的時候,我們還要記住,不管吃什么,不管自己愛不愛吃,都不要吃的太飽,因為此時本身身體負擔就比較大,如果吃的太飽,就容易導致身體的不適,而且還容易形成便秘的一個情況,因此,在這個時候,少吃一點,身體反而會更加的舒坦一些。
如果你經常揮汗勞作,記得吃點雞,補充身體的一個陽氣,正如老話說的"頭伏一只雞,健康伴整年"。袁枚也說過"雞功最巨,諸菜賴之。" 一只伏雞入腹,既是口舌之歡,更是與天地四時握手言和的生存之道。因此,明天進入伏天,記得做給家人吃。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