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籃亞洲杯打到現在,爭議點其實早就不只是“誰能奪冠這么簡單了,更像是一場現實版的天梯對決——一邊是數據給到40%奪冠概率的澳大利亞,另一邊中國女籃35%,中日澳三強正面剛,輿論場里各種指數、賠率、技術流分析全上,甚至連球迷群聊都在對噴:到底誰才是今年真正的天花板,誰又只是賽程福利的受益者,這些數字背后其實藏著不少門道
先說中國隊,三場比賽全勝,凈勝分刷得不含糊,110-59橫掃印尼、91-69拿下韓國、再來個85-51送新西蘭回家,這種節奏放過去那是“躺進四強,放現在也能讓球迷彈幕一片點贊,但問題也來了,感覺中國隊這波順風順水,是不是因為小組賽對手整體偏弱,真正的考驗還在后面等著,特別是半決賽對日本或者新西蘭,畢竟日本三分能力出眾,打逆風球有點一絕,新西蘭雖然整體天賦一般,但能闖進半決賽多少有點爆冷基因,真要碰上,場面不會太輕松
當然,不能只看賽程,得看看人,18歲的張子宇在隊里已經成了“現象級新星,2.27米的身高硬生生比姚明還高一厘米,三場比賽命中率81%,場均得分穩定二位數,這種內線壓制力在亞洲女籃基本是物理外掛,雖然現在還不是首發,但每次上場都能把對面禁區打成訓練場,這種級別的新人,放在球迷嘴里已經成了“未來女籃看她行不行的風向標,當然別忘了首發中鋒韓旭,2.05米身高、機動性拉滿,去年的亞洲杯直接包攬得分王、籃板王、蓋帽王,亞運會也扛著中國女籃拿下金牌,經驗和氣場都有,內線雙塔組合讓中國隊在對抗大部分亞洲對手時有天然的身體優勢,這也是賠率能拉到35%的底氣之一
但有優勢不代表穩贏,澳大利亞三場全勝,凈勝167分,場均得分和防守都比中國更炸裂,尤其是防守段,幾乎沒什么短板,打菲律賓贏76分,黎巴嫩也被打到沒脾氣,連日本都沒撐住,直接輸掉12分,這種碾壓級別的表現,難怪賠率榜上直接給到40%,雖然中國女籃小組賽場面好看,但說實話,澳大利亞才是目前最大“天花板,誰想過他們能在亞洲杯打出這種統治力,連韓國、菲律賓都只能當背景板
不過,數據歸數據,球場上能變數的東西太多了,日本這邊雖然只給了12%奪冠概率,可三分手感和逆風翻盤能力不容小覷,上一場對黎巴嫩,落后10分還能靠三分雨逆轉,面對中國這種高大內線,未必沒機會偷個冷門,畢竟籃球就是這樣,手感起來了什么都擋不住,但話說回來,日本球員體型劣勢太明顯,真遇上中國“內外開花,估計也夠嗆
說到這里,場外的討論其實比場內還熱鬧,球迷們看數據、看球員、看歷史戰績,誰都不敢斷言中國女籃一定能進決賽,畢竟對手太硬核,特別是澳大利亞,大家都知道,亞洲女籃格局變了,澳洲來當“外援,中國隊再猛也得過了這關才叫真冠軍,不僅是拼硬實力,還得看臨場發揮、心態調整,稍有閃失就可能被甩在身后,尤其是半決賽,真打到關鍵時刻,誰先慌神誰先崩盤,歷史上這種例子不少,前幾年中國男籃掉鏈子,女籃現在風頭正勁,但也不能掉以輕心
其實中國女籃這兩年氣質變化很大,不再是以前那種“打順了能贏,節奏一亂就沒戲的套路,能打逆風球,能扛壓力,外線有“雙楊姐妹楊力維、楊舒予,投射和串聯都在線,王思雨的傳導球也經常能盤活全隊,這些細節加起來,其實中國隊并不虛任何對手,唯一的懸念就是面對澳大利亞這種級別的對抗,能不能頂住節奏,關鍵球誰來解決,這才是決定上限的地方
再說一句,別被賠率蒙蔽了眼睛,35%對40%,其實差距沒那么大,真到半決賽、決賽,心理素質和臨場應變才是分水嶺,澳大利亞看著強,但中國女籃如果能保持現在的狀態,別說奪冠,至少能把懸念留到最后一秒,畢竟這支隊伍不是靠一兩個明星扛全場,而是整體配置、打法體系都在升級,只要別自己擺爛,誰都攔不住她們沖擊冠軍
最后該說的還是那句話,數據可以吹,熱血可以喊,但誰能奪冠其實要看球場上那40分鐘的發揮,澳大利亞是天花板沒錯,中國女籃能不能突破新高度,全看自己能不能頂住壓力、把優勢打出來,畢竟,走到這一步,已經沒人會覺得中國女籃只是“運氣好,現在她們要做的,是讓所有人記住,亞洲杯真正的強隊是誰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